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解释精修版
-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基本解释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拆字解释
- 知:
◎知 zhī 〈动〉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
- 足:
◎足 zú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
- 不: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 辱:
◎辱 rǔ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 止:
◎止 zhǐ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同本义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
- 殆:
◎殆 dài 〈形〉 (1)(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2)同本义[danger] 殆,危也。——《说文》 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书·秦誓》。传:“危...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成语繁体:
成语简拼:ZZBRZZBD
成语注音: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8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知足不殆
成语例子: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第1个字是知的成语:知书达礼 知情不报 知止不殆 知而故犯 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微知章 知恩必报 知无不尽 知疼着痒
第2个字是足的成语:侧足而立 未足轻重 裹足不前 蹑足其间 举足轻重 无足重轻 雁足留书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第3个字是不的成语:脆而不坚 没巧不成话 良莠不一 水火不相容 万夫不当 恶龙不斗地头蛇 百折不屈 顾前不顾后 按兵不举
第4个字是辱的成语:进退荣辱 盛衰荣辱 进荣退辱 城下之辱 蒲鞭示辱 榆次之辱 含羞忍辱 知荣守辱 幽囚受辱
第5个字是,的成语:进退荣辱 盛衰荣辱 进荣退辱 城下之辱 蒲鞭示辱 榆次之辱 含羞忍辱 知荣守辱 幽囚受辱
第6个字是知的成语:进退荣辱 盛衰荣辱 进荣退辱 城下之辱 蒲鞭示辱 榆次之辱 含羞忍辱 知荣守辱 幽囚受辱
第7个字是止的成语:进退荣辱 盛衰荣辱 进荣退辱 城下之辱 蒲鞭示辱 榆次之辱 含羞忍辱 知荣守辱 幽囚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