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红联
红联成语大全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一诺千金ynqj

天人感应的意思

天人感应

tiān rén gǎn yìng

天人感应解释精修版

  • 感应:交感相应。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发挥〔易经〕的阴阳学说,结合五行思想而创立的学说。董仲舒把天看作宇宙人间最高的主宰,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大不生。」又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意思是说天创造了人与万物,人的形体以及精神上的各种表徵,跟天自体相同,所以天人同类。天人既为同类,自必互相感应;据以建立其「大人感应」论。董仲舒引申〔易经〕的阴阳学说,认为天的意志是通过「阴阳五行」来表现的。「天道之常,一阴一阳。」以阴阳为化生五行四时之二元;天象之灾变,人事之吉凶善恶,皆循是而生。君主代天而治民,如行善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天之奖赏与授命;如行暴政,则天降灾异,以示警戒。至于人民,也只有通过「天威」才能制约君主。天人之间,赖彼此交通感应,协和统一,始能维持天人结构的均衡、持久与稳定;故他在〔天人策〕中指出:「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因此「人道」本诸于「天道」,圣人乃法天而立道,使宇宙自然事物的运行与人间世事的统治秩序取得一贯,一切皆本诸「天意」、「天今」。因此在教育上,仲舒主张承天之道以施教,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均不于其「天人感应」之论而立说。--作者:程运
  •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天人感应基本解释

感应:交感相应。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拆字解释

  • :

    ◎天 tiān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

  • :

    ◎人 rén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

  • :

    ◎感 hàn 〈动〉 (1)假借为“撼”。摇动 [shake] 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枚乘《七发》 (2)又如:感突(冲撞奔突貌);无感(不能撼动);感帨(指男子对女子非礼相陵);感移(谓动摇之...

  • :

    ◎应 應、譍 yìng 〈动〉 (1)应和,响应 [respond]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感应,阴阳相和。”

成语繁体:天人感應

成语简拼:TRGY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ㄖㄣˊ ㄍㄢˇ ㄧㄥ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成语例子: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这段议论,因袭汉儒天人感应之说。”

推荐
如果觉得 成语大全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