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初学者园地[FAQ](常见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10-07-20 09:05:30来源:红联作者:deepwhite
[i=s] 本帖最后由 相思爱文 于 2012-6-23 22:55 编辑 [/i]

刚刚看到Fedora版开了个FAQ,感觉不错,决定在本版也开一个FAQ,1~3楼作为索引,其
余为具体内容。

[font=楷体_GB2312]欢迎大家向其中添加内容或者相应链接,并发送短消息给我或者相思爱文,由我们来更新[/font]
[font=楷体_GB2312]1~3楼的索引。[/font]

[font=楷体_GB2312]大家一起来!(但尽量减少灌水……)

[/font]
*************************************************************************
[font=楷体_GB2312][font=黑体]索引1:[/font][/font]
[list=1][*]怎样提问才能得到更好的解答?[*]哪里有各个发行版的简介?[*]Linux忘记密码怎么办?[*]Linux如何建立多用户?[*] 英文系统配置中文输入法以及字体和中文显示相关问题[*] 系统时间超前8小时的解决办法[*] 使用debian安装盘和LiveCD修复GRUB[*] 常用的软件包[*] 配置网络[*] 配置笔记本无线网络(bcm43xx)[*] 声卡爆音问题[*] xmms播放列表和标题中文乱码问题[*] 如何编辑菜单[*] 开机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 wget使用[*] 如何利用ssh传文件[*] 如何将dos格式的文本文档转换为unix格式[*] 使用find,xargs,grep[*] 如何将光盘制作成ISO文件[*] bash中有哪些特殊变量[*] 如何建立GTK+开发环境[*] 重定向标准输出,标准出错到文件[*] apt-get出现gpg error错误时的修正脚本[*] tar命令和dd命令常用选项组合[*] 跟踪系统调用的工具:strace[/list]
文章评论

共有 440 条评论

  1. zheng2012 于 2012-04-13 10:55:27发表:

    不错

  2. 柯雅雏菊 于 2012-04-10 11:00:22发表:

    (q):s

  3. 柯雅雏菊 于 2012-04-10 10:59:55发表:

    (q):s

  4. 柯雅雏菊 于 2012-04-10 10:59:32发表:

    (q):s

  5. f59h5u6w 于 2012-04-09 20:00:16发表:

    此贴构思巧妙,视角独到,手法新颖。字字斟酌,句句精美,情节曲折,而又始终不离中心思想,引人入胜,淡淡的言语中,显示人生之大道理,充分体现了您深厚的文化底韵与丰富的社会经验,真可谓讽刺之经典,骂人之绝学,这正是我辈苦学闷读追求的至高境界啊!

  6. zhudianjun 于 2012-04-05 10:24:38发表:

    新手学习中

  7. deqing_miao 于 2012-04-01 19:18:30发表:

    下来看看

  8. renqinghai 于 2012-03-30 08:23:16发表:

    拜读

  9. renqinghai 于 2012-03-30 08:23:13发表:

    拜读

  10. tyuifqo19jj 于 2012-03-23 15:07:16发表:

    一起交流!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

  11. linkquiet 于 2012-03-23 11:01:24发表:

    新手来学习了

  12. identity1019 于 2012-03-20 23:23:15发表:

    还什么都不会的人从什么地方开始学好呢

  13. ycyc12345678 于 2012-03-19 13:03:53发表:

    ,已剑拔弩张。我通过报刊和网络,收集了一些资料,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首先回顾一下相关背景材料
       2011年11月21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分别宣布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方面回应称,制裁将造成“双输”局面。此外,伊朗抵制了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中东无核武论坛。
      美国:制裁伊朗石油石化产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签署总统令,下令对伊朗重要的石化产品行业实施制裁,同时扩大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他说,伊朗自己选择了这条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的道路,“只要伊朗继续选择这条危险的道路,美国就将继续通过与我们的伙伴协作或独自采取行动,对伊朗政权实行孤立并施加更大压力”。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宣布对伊朗的制裁新措施,包括禁止向伊朗石油和石化产品行业提供实物、服务和技术支持,参与伊朗核项目的11个个人和实体也被列入制裁名单。
      盖特纳还强调,伊朗银行系统是“洗钱中心”,全球金融机构都应该慎重考虑与伊朗的交易。与伊朗银行业从事交易的政府或金融机构均面临威胁。
      英、加、法:制裁其金融体系和石化产品进出口
      同天,英国政府也宣布了针对伊朗的新制裁措施,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停止与伊朗任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或商业往来,包括伊朗中央银行。这是英国首次动用金融手段对别国进行制裁。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切断英国与伊朗之间的金融往来将增加伊朗银行使用国际金融系统为其核弹项目服务的难度。
      同天,法国总统萨科齐致信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欧盟领导人,建议对伊朗采取冻结其央行资产、停止购买其石油等新制裁措施。并提议对伊朗展开“规模史无前例”的制裁。
      加拿大政府表示,停止对伊朗出口任何与石油化学制品以及其他与石油和天然气有关的物资。除了允许在加拿大的伊朗人向其国内汇钱以外,加拿大各金融机构将断绝与伊朗的任何交易。
      伊朗:制裁是“双输战略”
      针对西方国家的“围剿”,伊朗工业、矿业和商业部长迈赫迪?卡赞法里21日在德黑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是一种“双输战略”。他承认,西方国家实施的制裁会使伊朗付出巨大代价,造成资金往来更加困难,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但是,相关制裁同样会损害西方的利益。如果西方不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那么至少在20年内,它们将失掉伊朗市场。
       11月28日,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年度峰会时表示,欧盟计划对伊朗实施进一步的制裁。美欧领导人会上还发表联合声明称对伊朗核问题表示“深切关注”。
      11月29日,约有20名伊朗示威者冲进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英国驻伊使馆大楼,打碎使馆玻璃,使馆办公室遭到劫掠,有的示威者还向空中抛洒文件。示威者扯下使馆悬挂的英国国旗并将之焚烧,之后换上了伊朗国旗。聚集在使馆外的示威者高喊反英口号,还向使馆内投掷汽油弹,造成一座小型建筑起火。位于德黑兰市北部的另一处英国使馆建筑也遭到一部分示威者的冲击,多份“秘密文件”被抢。
       11月30日,英国开始撤回驻伊使馆工作人员,并驱逐全部伊朗外交人员出境。
      在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前一天,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刚刚批准了伊朗议会提交的一项议案,该议案要求伊朗外交部在两周内,驱逐上月才到任的英国驻伊朗大使希尔科特,同时召回伊朗驻伦敦大使。根据议案,伊朗将伊英两国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但如果英国改变针对伊朗的“敌视政策”,伊朗可以将外交关系恢复到大使级。
      12月1日,欧盟决定对伊朗143个“实体”(含公司或组织)及37名自然人实施制裁,其中25个实体与伊朗核项目有关联,120个实体与伊朗航运公司有联系。
       此次会议上欧盟27国外长未能就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达成一致。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伊朗出产的石油有近三分之一出口到欧洲,一旦禁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将给深陷欧债危机困境的欧洲大陆雪上加霜。
      欧盟外长会的决议说,在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欧盟还有可能对伊朗的财政、交通、能源部门以及革命卫队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
      美国参议院1日晚全票通过对伊朗执行严厉经济制裁的决定,旨在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
      英国媒体监管机构1日对伊朗新闻电视台开出10万英镑(约合15.6万美元)罚单,指认这家媒体侵犯采访对象隐私权。英国电信局一名发言人说,这是这家独立媒体监管机构迄今就同类违规行为开出的最重罚单。
      意大利外交部官员1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意大利外交部已决定召回本国驻伊朗大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1日在记者会上说:“就相关伊朗的事务而言,我方明确反对加剧紧张和对抗的行为……那将充满严重后果。”他说,“局势进一步紧张将阻碍与伊朗恢复(核计划)对话”,以武力威胁伊朗“完全不可接受”。伊朗没有解答国际社会对于核计划的疑问,西方国家应就紧张局势加剧承担主要责任。他谴责伊朗示威者“非法闯入”英国驻伊朗使馆,要求伊方调查。他同时说,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友好,如同伙伴”。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余国庆表示,孤立伊朗的西方同盟正在建立,而对伊朗采取石油禁运和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采取石油禁运,将会是对伊朗制裁手段中最极端的一个。然而伊朗是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三分之一的出产石油会出口到欧洲。所以石油问题不光牵扯到伊朗的出口,也牵扯到很多国家的利益,诸如西班牙、意大利、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即使是其中的欧盟国家也不会轻易允许阻止伊朗石油出国,尤其是欧债危机带来的负担已经很大了。本来中东的局势就动荡,国际油价连续上扬,如果真的禁止伊朗原油出口,对国际油价和石油输出格局将产生巨大冲击。另外,石油不仅是一项出口商品,还是需求不能减灭的不可再生能源,以中东为输出中心的世界石油贸易格局也不会轻易被替代,所以说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的可能性非常小。
       欧盟声称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的原因是伊朗在核问题上毫无进展,而这次英国使馆遭袭事件让制裁更理直气壮。然而俄罗斯和伊朗在贸易以及各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伊朗首座核电站就是俄罗斯修建的,俄罗斯对其有规模不小的军火销售,它不会轻易和伊朗断绝联系,这对俄罗斯来说会是巨大的损失。
      所谓伊朗是“中东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美国和以色列第一天宣称了。以色列以往在国内公开出版刊物和其他国际舆论场合上都这样表态,说伊朗是以色列潜在的最主要敌人。美国也一贯认为伊朗威胁中东地区稳定,侵犯核不扩散原则。在国际重大问题讲台上,以色列的立场又往往和美国保持一致。然而美以两国和伊朗都没有建立外交联系,其他国家可以选择关闭使馆和撤离外交人员表示谴责,而他们可以做的更多在于制造舆论威慑,目前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
       12月4日,伊朗军队在东部靠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击落一架rq-170型“哨兵”式美制无人侦察机。奥巴马12日公开承认一架美军无人机落入伊朗之手,并向伊朗索要遭到拒绝。同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技术专家正加紧破解无人机的加密资料,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军事专家说,美军一些型号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向地面控制人员回传情报,自身存储的信息量有限;另外一些类型的无人机则储存大量加密信息,破解难度较大。rq-7无人机机身涂有高技术复合材料,可有效减少雷达波反射,达到隐身目的。美国军方担心,伊朗或许有能力分析机身涂层的化学成分构成,继而掌握相关技术。另外,rq-7无人机装备先进的传感器、摄像头、发动机以及控制系统。
      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索要遭截获美无人侦察机的要求,伊朗外交部13日做出回应,美国侵犯伊朗领空的行为导致世界和平及稳定陷入危险之中,美国应承担相应后果,并且必须为此事负责。伊朗国防部长则表示,无人侦察机已是伊朗“财产”。
      同一天(12月13日),伊朗议会议员、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帕尔维兹?索鲁里说,伊朗不久将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此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演练伊朗军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他说:“目前中东地区供应的石油占世界能源需求的70%,其中大部分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如果世界想让中东地区变得不安全,那么我们将让整个世界变得不安全。”
       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南部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的航运要道,东西长约150公里,平均宽约50公里,最狭窄处宽48.3公里,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拉克等重要产油国海上输出石油的“必经之地”,被视作西方国家经济的“战略咽喉”。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地位极其重要。这一地区的通航安全对世界能源的影响不言而喻,此地稍有风吹草动,国际原油市场便有所反应。
       12月28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利特尔说,霍尔木兹海峡不仅关乎地区安全与稳定,同时也是包括伊朗在内的海湾国家的重要经济生命线,任何企图干扰霍尔木兹海峡交通运输的做法都是不能容忍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说:“货物和服务在霍尔木兹海峡的自由流通对这一地区和全球繁荣而言至关重要……任何破坏行为都不能被允许。”“美军舰队总是就抵制任何恶意行动做好准备,以保障自由航行。”第五舰队“将震慑或抵制破坏稳定的活动”。
      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表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伊海军来说轻而易举,像喝水一样容易。
       专家评估伊朗封锁海峡可能性,断油并非像喝水一样容易,美国分析师看来,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意在经济利益,伊朗确有能力在霍尔木兹海峡设置水雷或部署导弹,但这些手段只能称作是设置障碍,从技术层面讲,伊朗不具备持久封锁海峡的实力。对于军火库内存有大约2000颗水雷的伊朗而言,在海峡投放数百枚水雷便可实现等同于关闭海峡的效果,至少航运将中断。
       12月29日,代号为“守卫90”的伊朗海军大规模军演进行到第六天,伊朗海军副司令穆萨维证实,28日一艘美军航空母舰出现在军演区域内。他表示,“伊朗海军有能力且密切关注非本地区国家在军演区域的举动。”这艘航母是美军的“约翰?斯滕尼斯”号。
      2012年1月23日,洲联盟成员国外交部长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决定,不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同时针对伊朗中央银行等机构出台一揽子经济制裁方案。另外,对伊朗武装部队施加限制。
      伊朗方面对欧盟决定反应强烈。议会外交事务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库萨里说,“如果伊朗石油销售出现任何混乱,霍尔木兹海峡必须关闭。”宪法审议和起草专家会议成员阿里?法拉希安则向政府提出建议,立即停止原油出口。他认为,既然欧盟已经确定制裁方案,伊朗应当“主动出击”,切断对欧盟的一切原油输出,不给欧盟以寻找新买家的喘息机会,从而推高国际原油价格,打击欧洲经济。
      欧盟外长讨论制裁方案时,并非所有外长都没有顾虑。路透社分析,欧盟成员中,最依赖伊朗原油的国家是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而这三个国家正在经历债务危机,一旦石油供应“断链”,实体经济势必再次经受考验。
      伊朗产原油超过希腊进口原油总量的三分之一。希腊表态,寻找新买家取代伊朗需要至少一年过渡期。
       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曼努埃尔?加西亚-马加略向媒体承认:“我们牺牲巨大。”
      另外,伴随欧盟制裁决定,全球油价应声上涨。当天午市,伦敦北海布伦特3月交货的原油期货上涨77美分,升至每桶110.63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扬88美分,升至每桶99.21美元。
      对欧盟制裁,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发表评论,“单方面制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希望各方保持克制、我们希望各方寻求恢复对话”。
      继“约翰?斯滕尼斯”号之后,2月14日,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一艘英国军舰与一艘法国军舰加入了“林肯”号航母的编队,一同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林肯”号航空母舰隶属美国第五舰队,随后驶过霍尔木兹海峡的还有“ 圣乔治角”号驱逐舰。
      美国第五舰队指挥官称,伊朗增加海湾地区海军军力,并准备自杀攻击船,但是 美国海军能够阻止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军事专家认为,美国第五舰队实力远高于伊朗海军。
      由于伊朗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为期十天的军事演习,再加上美伊双方12月28日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嘴上过招,此举被认为是两国间对峙的进一步升级。外媒普遍分析称,美伊在霍尔木兹海峡真的开打,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英国《镜报》分析称,伊朗举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海上军演,是对美欧等国着手推出针对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制裁的反弹。一旦欧美对伊朗发起石油禁运,将直接打击伊朗经济。伊朗是全球第三大能源出口国,对外石油出口占到了伊朗出口贸易的80%左右,此番制裁将对伊朗“伤筋动骨”。
      《洛杉矶时报》分析称,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将无法从海路运出,这将导致全球油价暴涨。
       英国《每日邮报》认为,对美国政府来说,稳定美国经济和奥巴马寻求连任,都意味着美国不愿看到海湾地区发生难以收拾的战事。
       2月15日,伊朗公布了“重大”核进展。伊朗电视台的直播画面中,总统内贾德亲自操作,将第一个浓度为20%的国产核燃料棒填充入德黑兰研究性核反应堆。而伊朗所说的“最新”核技术在专家看来“恐怕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掌握”,选在此时公布,“无非是为谈判增加筹码”,“伊朗实际上在极力避免战争”。
      在与西方的博弈中,伊朗采取“两手”策略,一手硬,一手软。在强硬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同时,伊朗又突然表示愿意重启核谈判。这说明,伊朗非常清楚霍尔木兹海峡地区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和自己面临的困境,希望局面有所缓和,但高傲的波斯人口头上又不愿示弱。
      媒体15日报称,欧盟证实已收到伊朗就核计划与欧盟重启谈判的复函。内贾德公开表示,伊朗愿将核成果提供给其他国家。前中国驻伊朗大使、中东问题专家华黎明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西方国家在谈判中原来很可能开出条件,令伊朗把现有3.5%的浓缩铀交出来,换取西方国家生产的20%浓缩铀,现在伊朗宣布能够自主生产,伊方谈判时筹码明显提高。
      目前伊朗所公布的浓度为20%的浓缩铀,仍属低浓度铀,是主要用于放疗、ct扫描等医疗用途的同位素。华黎明认为,此次核进展的宣布意味着伊朗“向生产武器级的浓缩铀走进一步,但是毕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尚不会对美伊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若借此“动武”,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是不合法理的。
      自去年10月以后,美国重新聚焦伊朗,“炒作”起伊朗危机。伊朗高调接招,战事似乎一触即发。但华黎明指出,美国更期望“以压促变”,通过强大的压力促使伊朗内部生变。
      “伊朗对局势的基本判断是:只要有核,美国就不敢动武”,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指出,伊朗通过高调军演、宣布核进展,试图起到“威慑”和“防御”的策略。但他同时强调,目前的叙利亚局势令伊朗问题进展“加速”,西方国家已经决定抛弃巴沙尔政权,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被“动员”起来,在被孤立的情况下,如果伊朗进一步宣布可以生产武器级浓缩铀,不排除美国以此为借口对其动武的可能。
       2月18日,当中东地区因为叙利亚局势和伊朗核问题气氛紧张之际,两艘伊朗军舰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停靠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伊朗军方称,此举是为了向地区国家展示军力。塔尔图斯离伊朗的宿敌以色列不过数百公里,以色列海军立即进入戒备状态。以色列外交部长回应称,伊朗军舰的举动纯属“挑衅”。
      18日在卡塔尔多哈访问的温家宝总理表示,霍尔木兹海峡应保持畅通,因为涉及整个人类的利益。如果采取任何极端措施,都违背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中国“坚定地反对”伊朗研制核武器,并支持为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举行谈判。
       2月19日,伊朗石油部宣布,伊朗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这是1月份欧盟决定对伊朗石油出口和央行实施制裁后,伊朗做出的实际反应。
      同日,伊朗革命卫队陆军在伊朗中部沙漠地区和亚兹德省举行代号为“黎明”的军事演习,目的是提高革命卫队的备战水平,展示革命卫队抵御“非地区敌人”武力威胁的能力。
       2月20日,伊朗官员说,如果欧盟国家继续采取“敌意”行为,伊朗很可能停止向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德国和荷兰出口石油。
       二、伊朗局势猜想
       伊朗举行最大规模军演,高调警告美国,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让伊朗和美国的紧张气氛上升到了20年来的最高度。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新的国防战略评估报告。美方表示,美军将做好准备,应对伊朗破坏海湾地区输油线的举动。
      几乎就在同时,欧盟对伊朗的石油禁运达成原则一致,而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则站出来表示对伊朗的支持。不管是制裁还是战争,西方和伊朗,似乎已经进入了一场危险的边缘主义游戏。
      作为对伊朗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回应,美国防长帕内塔表示:发展核武器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美国确定的“红线”,一旦伊朗突破“红线”,美国一定会采取行动。伊朗官员表态称,一旦美欧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伊朗就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说,“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也许到了要摊牌的时候了。”
      猜想一:2012,伊朗是否会越过红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伊之间是否会擦枪走火?
      美国智库近期一份报告指出,霍尔木兹海峡“对美国军事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难以估量”。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30天,国际原油价格将暴涨至每桶300到500美元,美国将为此蒙受750亿美元的损失。伊朗的军演,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显示其有能力,以手中的王牌,要挟西方的软肋。
      伊朗过去30年来与西方的对抗史中,每每受到西方威胁时,便威胁要封锁该海峡。这一带如果升起硝烟,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伊朗的死对头美国国内经济也会因此遭殃。这是美国迟迟不敢轻易对伊朗动武的一个重要原因。伊朗多年来一直强调发展海军,即是要确保对霍尔木兹海峡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权,握紧手中这张“王牌”。
      另一方面,如果伊朗动手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都将因油价飙升而受到重创。因此,美国及其盟友不惜血本也会确保霍尔木兹海峡通畅,这一点毋庸置疑。
       伊朗会不会越过西方划定的红线呢?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认为:首先要想一想伊朗有没有权利在任何情况下封锁海峡,当然是没有,这是一条国际水域,如果你把所有的船都封锁了,受最大损失的首屈一指是谁呢?是日本、中国、韩国,这些国家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最多。受损失最小的是谁呢?恰恰是美国,霍尔木兹海峡一边是阿联酋,一边是伊朗,整个都封锁的话,等于实际上也封锁了阿联酋的海岸。但是有一点,如果美国不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的话,伊朗说那我就不封锁,现在互相亮旗犹如吵架、斗气。
      为了防备伊朗越线,美国军方早已在以色列陈兵。伊朗方面毫不示弱,表示绝不屈服于美欧压力。美国和以色列决定把预定于春季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展延到下半年。这次空防军演名为“严峻挑战12”(austere challenge 12),预计这是两国历来最大的联合军演。以色列媒体最初的报道称,联合军演因预算紧张而被取消。但一些学者揣测,真正原因是担心这会制造与伊朗的进一步摩擦。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也试图淡化此事,称军演推迟并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殷罡认为,美国和以色列这一次是在非常认真的备战,基本上可以做这样的判断,演习完了肯定有一部分根本就不走,什么时候伊朗核问题解决了再走。伊朗有杀手锏,就是你们打我,我就打以色列,把以色列给灭了。下一步是封锁海峡,所以美国现在一方面帮助以色列防卫,一方面就是威胁伊朗,第一不要造原子弹,第二不要封锁海峡。 猜想二:2012,对伊朗实施全面的石油禁运能否实现,美国的如意算盘能否打成?
      一名美国高官说,美国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旨在迫使伊朗中央银行关门,这是美方首次明确指出其制裁意图。
      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很可能推迟6个月做出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以便严重依赖伊朗石油的国家能有时间找到替代能源。
      另一方面,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坚决反对制裁伊朗,日韩两国的态度也显得有些含糊不清。
      那么,对伊朗的全面石油禁运能否实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认为,美国很难实现这种严厉的石油禁运。为什么呢?油价居高这种情况下,伊朗有很多可乘之机,资本是逐利的,伊朗肯定在这个世界石油的黑市上也好,或者说包括欧洲的公司唯利是图的情况下,他也会去进口伊朗的石油,伊朗可以趁机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油,它应该不至于完全被这种制裁所打倒。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表示,在制裁伊朗的问题上,美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12月31号奥巴马通过一个金融制裁,但是他开了一个缺口,规定120天之内如果觉得美国跟这些大国协调不好,危害了美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就可以不进行制裁,所以它法律规定本身就有漏洞。伊朗的民众本身对它的政府产生抱怨情绪,加上石油禁运就会造成伊朗内部的动乱,这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猜想三:2012,中国如何应对不断升级的美伊冲突?
      1月11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就美国财长盖特纳访华目的之一,是说服中国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说法做出回应。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有着合理的能源需求。中国同伊朗保持着正常、公开、透明的能源和经贸合作,这与伊核问题没有关系,不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不应受到影响。他说:我们希望伊朗切实做好保障监督工作,并尽快澄清伊核计划有关未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各方应该加紧推动外交的努力,尽早恢复六国与伊朗的对话和谈判。
      从伊朗进口石油最多的是中国,欧盟进口量居第二位,第三位是日本。欧盟已就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达成一致,不过如果日中两国不采取相同行动,则无法完全切断伊朗的资金来源。
      中国之声观察员洪琳表示,伊朗的石油60%出口在亚洲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外交手段是非常丰富的,那么石油也是一样。亚洲国家肯定要考虑自己的石油安全,而且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一点非常清楚,中国和伊朗经贸关系是正常的经贸往来,它和伊朗核计划没有任何,因此这种情况实际上来讲亚洲国家是一样的,亚洲国家要考虑自己的事情,要公正的看待伊朗目前这种问题。中国是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这个问题上肯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理性的声音、和平的声音。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美伊对抗在今后几个月里将如何结束的四种假设情形,以及每一种情形可能成为现实的概率:
       假想一:伊朗发动一场热战。伊朗的海军有能力在霍尔木兹海峡施放水雷,并以武装快艇、导弹甚至潜艇骚扰油轮和敌方军舰。
       实现概率:不大可能。美国明确表达了对维持波斯湾石油运输的决心,伊朗知道自己如果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进行武装对决,会输得很惨。
       假想二:先发制人袭击伊朗核设施。这些袭击可以由以色列或美国领导的联盟实施。
       实现概率:有可能。美国和欧盟眼下似乎正在加大制裁力度,但这不能保证作为伊朗导弹假想目标的以色列在军事上表现出克制。
       假想三:持久的制裁。伊朗每天产油400万桶,其中大约一半出口到全球市场。因此如果制裁完全切断了其石油出口,世界每天的石油供应将减少大约200万桶,即大约2.3%。
       实现概率:很有可能。不过,制裁极有可能远远达不到密不透风的程度,因此伊朗可能会继续出口一些石油。尽管如此,制裁导致的石油收入减少足以造成经济混乱,使其领导层地位不稳。
       假想四:伊朗放弃其核计划。还可能出现政权的更迭。不过这很可能需要一场流血革命。
       实现概率:有可能。不存在伊朗马上发生革命的迹象,但是大多数专家也没能预见到2011年导致多国独裁领导人下台、眼下正威胁着叙利亚独裁者的“阿拉伯之春”。
      我最近看了中国军事专家戴旭关于《美国全球战略与中国危机》这段视频,这段视频录制于2009年年末,他预测在未来4、5年内美国不会对伊朗发动战争,因为战争打响,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受益最大的是俄罗斯,美国不会让俄罗斯获利。
       三、综合分析
       (一)武器装备方面
       美国在为对伊战争做准备,但是美国兵力的部署没有完全到位,现在的兵力规模远远不够,空军力量要增进来,另外增加陆上部队。
      伊朗在提升武器装备水平,但是整体装备水平比西方落后两代左右。军事力量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弱项,伊朗的军事力量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它的正规军,再一个是伊斯兰革命卫队,它一部分精锐部队是放在伊斯兰革命卫队,而伊斯兰革命卫队听命于最高的宗教领导人,宗教领导人是强硬派,而执政团队希望跟西方能够缓和冲突,在妥协下求生存。
       (二)经济方面
       如果开战,将给深陷欧债危机困境的欧洲大陆雪上加霜。美国政府有伊拉克战争的教训,他们不可能冒着导致经济倒退的风险去打伊朗,深陷过伊拉克战争泥潭的美国怎么愿意再陷入伊朗战争的沼泽呢?他不想做捕蝉的螳螂,不会因战争导致油价暴涨而再次让俄罗斯获得暴利。
      伊朗对外石油出口占出口贸易的80%左右,如果战争爆发,经济将陷入绝境。他耀武扬威的背后并不希望开战,不断地示威、搞军演,是在玩弄油价,受益者是他自己,以及阿拉伯国家、俄罗斯等大的产油国。
       (三)民生方面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国内民众也反对战争,如果要稳定经济和奥巴马连任,都意味着美国不愿看到海湾地区发生难以收拾的战事。
      伊朗因受到多次经济制裁,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国内困境加剧,民众对政府不满,对货币贬值很愤怒,如果战争爆发,伊朗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会更低。
      综上分析,中东局势错综复杂,一次小小的摩擦都可能导致战争,只要伊朗研制核武器,战争不可避免,但是上半年不会有大动作。现在时机不成熟,缺少导火索,只要伊朗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火暂时不会燃起。一旦战争开始,没有受益方,将是两败俱伤。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要继续密切关注美伊两国、中东地区、欧盟以及相关利益国的动态,因为公司船舶走这个航线,风险系数是很高的。

  14. aseel 于 2012-03-18 16:17:22发表:

    学习....

  15. aseel 于 2012-03-18 16:12:18发表:

    各种迷茫啊

  16. feitiankkk 于 2012-03-16 20:14:48发表:

    得好好学习啊

  17. sln8621 于 2012-03-15 21:01:15发表:

    学习

  18. donghu653 于 2012-03-08 23:23:13发表:

    毫不犹豫的顶帖

  19. magi 于 2012-03-01 09:17:59发表:

    新手来学习

  20. haoyu592 于 2012-02-29 11:18:02发表:

    0:w(5(新手来学习

  21. manlian2013 于 2012-02-28 04:57:13发表:

    新手新到。。报个到

  22. baggio36 于 2012-02-27 22:20:43发表:

    恩 我刚安装好rhel5就遇到中文显示问题了 正好在这里找到答案了 多谢 呵呵

  23. 茅屋卧龙 于 2012-02-21 15:33:55发表:

    顶!!!

  24. 茅屋卧龙 于 2012-02-21 15:33:41发表:

    学习来啦.

  25. qpyx456com 于 2012-02-10 17:42:22发表:

    支持楼主,不错不错,来学习一下, 呵呵!

  26. fen999 于 2012-02-08 19:19:10发表:

    支持楼主!

  27. google_goal 于 2012-02-07 19:59:26发表:

    谢谢楼主了

  28. google_goal 于 2012-02-07 19:59:13发表:

    看上去不错

  29. Lee2012 于 2012-02-07 08:16:26发表:

    学习!

  30. ceshi555 于 2012-01-31 14:20:01发表:

    必须支持

  31. ceshi555 于 2012-01-31 14:19:53发表:

    不错的网站啊

  32. kaka_425644 于 2012-01-29 16:27:20发表:

    瞧瞧,寻觅中

  33. tian3long 于 2012-01-29 13:20:03发表:

    新手来学习了(5ty(

  34. dqk61xbq0s 于 2012-01-27 17:56:15发表:

    万众期待的

  35. lantt 于 2012-01-26 20:43:24发表:

    感谢,非常有用。

  36. Askanswer 于 2012-01-21 11:09:44发表:

    新手学习了……

  37. wlm888 于 2012-01-19 10:04:46发表:

    新手来报到学习

  38. nuxer 于 2012-01-06 11:56:45发表:

    有部分索引看不到

  39. li6177 于 2012-01-04 14:50:53发表:

    多谢大大分享^_^

  40. 小超儿 于 2012-01-02 12:31:22发表:

    来啦 新手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