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又换了阵营,所以忽然想写一些对于操作系统的东西,哪怕只是回顾一下也好。也许对于我曾经支持的东西,会有一些负面的评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继续支持它们。相反,我对于它们的进步感同身受,也为它们的精神喝彩。
小学时候用的是“谁用谁知道”的DOS系统,还有那个一打5寸盘才能装得下的Win3.2中文版。那个时候对于什么都不太懂,不知道什么要用操作系统,也不知道怎么用。都是别人给装好了,直接拿来用,说白了就是一拿来主义。
后来有了Win95,惊为天人,赶快弄个玩玩。但是当时还真就只是玩玩,除了玩游戏还是玩游戏。相信不在少数的同学当年是跟父母说,计算机这个玩意可以促进学习,然后才诳了父母去买的。买回来以后,父母才琢磨过来,丫就是买了一游戏机阿。直到后来好多年,我才弄明白Windows和Windows Programming到底有啥关系。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Win98,于是就update了。原因很简单,因为Win98的菜单支持渐显渐隐。没辙,就是一个追求显示效果的人么。期间也曾经试图过安装RH,但是因为电脑太烂而没跑起来X,用了用命令行就腻了,然后就撇一边了。要是当时能坚持搞Linux,没准儿现在早就成专家了。旁白:做梦去吧你。
后来在用过WinMe和WinXP以后,终于觉得Microsoft阵营混不下去了。于是开始物色Linux发布版。选来选去,还是最眩的SuSE。不过用了一段时间,发现SuSE当时到处找包很痛苦。在不能忍了以后,转向了当时免费发放光盘的Ubuntu。
Ubuntu我用的时间不短了,从6字头用到了8字头,用过两个LTS。Ubuntu最大的好处就是安装软件真TM方便。只要一个apt-get,全部都搞定了。尤其是XGL引入以后,深刻的满足了我追求显示效果的虚荣心。不过,好东西不会好到完美无缺,总会给你一些让你很不爽的东西。第一个就是为了维持XGL工作正常,需要经常维护驱动和Xorg之间的版本关系,否则XGL立刻罢工还是小事,经常会让X根本进不去,少不了一系列的命令行操作。另外一个,也是最痛苦的,就是Ubuntu的无线特别特别特别的差,很多无线网卡或者无线模块它不支持。经常断倒是小事,时不时的会锁一下CPU,系统一下卡死,完全没缓。
不过除了这些问题,Ubuntu倒是真不错。而且Mark也承诺在以后的版本中改进。要不是因为不得不换,我还真有些舍不得Ubuntu。现在用的这个玩意,快捷键巨多,用起来的确不太方便。不过,多多少少也算是纯正的Unix系统了。字体上有些恶心的地方,不过问题不大。上面的软件不太好找,得慢慢翻。
有机会的话,应该试试Solaris和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