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观点来说,操作系统不得不为它们自己开发软件,而且很多的软件只能运行在它们被指定的平台上。许多人为某些平台编制了一些“业务交换软件”,使得一些软件也能在其它操作系统中运行,虽然有些潜在的问题存在。通过使用ABI,openBSD能让为某些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在自己的系统中运行。这通常是用来运行为Linux和FreeBSD设计的软件。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是核心的一部分,它用于为软件提供服务--这包括声卡访问、读取文件、屏幕输出的--这些软件运行所需的一切。对软件来说,ABI就是操作系统。依靠你的系统中对别的系统ABI的支持,你能够使得软件像运行在它本来的系统中一样运行。
openBSD中包括了支持运行Linux、FreeBSD、SVR4、SCO的ABI的模块。当你尝试运行Linux的软件时,核心能识别出它,并把这个软件教给响应的ABI来处理。
ABI的一大限制是:它只能处理与核心特征相关的问题,而不能摆脱硬件的限制。软件只能运行在与编译时所处的体系结构相同的环境中。你在i386版的openBSD中,运行为i368版的Solaris 2.6编译的软件,但是你不能在i386版的openBSD上,运行Sparc版的Solaris中的软件。
当然,软件不止对核心有依赖。软件还需要使用动态链接库。OpenBSD对Linux(/usr/ports/emulators/redhat)还有FreeBSD(/usr/ports/emulators/freebsd_lib)提供了动态链接库。因为BSD/OS、SVR4、还有SCO都是专利操作系统,openBSD不太容易为它们的共享库提供ports。你必须从响应的操作系统上获取链接库。
在大多数情况下,Linux和FreeBSD的ABI能“正确的运行”,而且对于依赖它们的ports来说也足够可靠。例如:很少人使用Linux Netscape port,(它也能在openBSD上运行)。如果你正确的安装了共享库(shared libraries),那么使用ABI不需要配置。如果你使用ports安装了软件,你甚至可能已经不知不觉的使用了Linux mode。
依靠openBSD自身的软件和外来ABI的支持,openBSD能够广泛的支持许多软件packages。openBSD也包括了许多基本的UNIX软件,大它们多数都通过/etc中的文件进行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