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 FC6 区别不大。一样是从 livna 上装显卡驱动,mp3支持。这次 mplayer 都懒得自己编译了,直接从 livna 上装,把 win32 解码器都放到 /usr/lib/codecs/ 下面就 OK了。
新版本当然有新bug。第一个比较严重的是,我把盗版微软字体拷贝到 /usr/share/fonts/ 随便哪个目录下面,不管运行多少次 fc-cache,字体选择菜单里都出不来。后来发现,fc-cache 根本就没成功嘛,一堆 failed to write cache。加 -v 参数也没打出为什么失败,恨死这些打日志不打详细,故作神秘的程序了。搜了一下,发现执行下面这个命令就行了:
sudo fc-cache -fv 2>&1 | grep failed | cut -f1 -d":" | xargs -i sudo touch {} && sudo fc-cache -fv
不明就里,反正最后能用了,不管它为什么了。
另一个比较疑难的bug,就是有时候 KDE 菜单选 logout 没反应,没法 logout。还有就是启动的时候,光标跳啊跳了好久,好像在起一个什么程序但是起不来。Google 之后就是一堆 Ubuntu 用户在那里瞎讨论,也没讨论出个结论。后来还是我自己发现这一切都是 nm-applet 在搞鬼,把它 kill 掉 logout 对话框就出来了。把 /etc/xdg/autostart 都删光了,但 KDE 启动的时候还是要起这个该死的 nm-applet,不知道什么地方起的。真讨厌,干脆把 nm-applet 的 x 权限给去掉了,哈哈,这下就不会运行了。这几年 Linux 桌面发展的真是快,也学会了 Windows 那样把自启动程序到处摆找不到的坏毛病。
一个可喜的变化,终于把 SCIM 的双拼又弄回来了。以前去掉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害的我得自己去改配置文件,或者重新编译。当然还是需要修改 xinput.sh,把 en 加到那个语言列表里,才能在英文环境下用 SCIM。
试了一下 compiz-fusion,卡得根本不能用,可能还需要配置。反正也没什么用,懒得搞了。
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我的关闭中文字体 hinting 的方法不管用了。不管了。这个版本新加了呼声很高的文泉驿点阵字体。但我对点阵字体没什么好感,删掉 /etc/fonts/conf.d/85-wqy-bitmapsong.conf 就可以让它不出现了。
GNOME 的变化好像挺大,多了个 Control Center。gtk 程序的字体又变得比较难看,不知道哪里设。在 gnome-appearance-properties 里设置以后,管用。但是下次登录以后又恢复丑样了,然后只要一运行 gnome-appearance-properties 又变成设置的好模样。无语了。装个 gtk-qt-engine 可以在 KDE Control Center 里面设置 gtk 程序的风格,但是对字体大小好像不管用,可能是DPI设置的问题。
和 GNOME 相比,KDE 就没啥变化,更新以后就是 3.5.9,跟 Fedora 7 一样,当然比 FC6 强点。FC6 最高到 3.5.8。
想听歌,结果背景噪声巨大。怎么调都没用,后来发现把麦克风输入关了就好了。吓死我了,还以为是驱动有问题。这个驱动也挺搞笑,以前 FC6 的时候有一堆通道可以设,什么 PCM, Front 之类的。现在就一个通道,用起来倒也简单了。
Fedora 8 启动好像比 FC6 快一些。自带的 Eclipse 3.3 用起来还行。Java 环境是 IcedTea JVM,兼容性应该不错。但是由于要用 ant-ivy,不会在这个自带的 jdk 上弄,还是另装了个 Sun 的 jdk。其他用起来感觉和 FC6 差不多。装个 kdetoys 就可以在 KDE panel 上加天气预报什么的。要用屏保得装 kdeartwork-kxs,不然大多数屏保都看得见起不起来。
据说 Fedora 9 就要用 KDE 4 做默认的 KDE 桌面了,秉承了 Fedora 一向激进前沿的传统!但我估计至少得半年以后 KDE 4 才能达到能用的程度。所以 Fedora 9 就不用指望了,等 10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