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2004年9月开始用Debian的,当时Sarge还是testing,到我用Slackware的2006年3月,刚好一年半。厌恶了RPM没完没了的依赖性,Debian的apt-get当然是最吸引我的。在我使用过和体验过的发行版中,Debian的apt-get是我用过的最方便,最强大的包管理工具。Debian吸引我的另一个特性:比Redhat更接近Linux社区。不过,很不好意思,除了apt-get,我一直很抗拒其他Debian特有的工具,包括dpkg都没怎么看,因为我有一个愿望:尽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那些超越各个发行版的东西上,不被某个发行版的“方言”束缚。当然,一些简单的东西还是原意去看的,因为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在Linux发行版选择中,我提到一个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帮助Linux爱好者选择发行版的网站,自己也做了测试。给我的第一个选择是Slackware,第二个选择是Gentoo。我在2005年9月体验过Gentoo的,现在使用Grub还是那时装的。但是使用之后,我以为并不适合我。Gentoo包管理真的能和Debian的相比吗?不能完全控制的源码源码编译安装除了时间的延长到底有什么好处?(有许多人说运行的速度快了,但是我却没有感觉到提高。)而且有限的源码编译控制不是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吗?与其这样从源码编译,不如直接从源码编译自己想要的包,或者干脆装Debian的二进制包。当然,不得不承认,Gentoo的文档之优秀真是没得说。
选择Slackware,大概是看准了两句话:一句是Slackware一直遵守的”Keepitsimple,stupid”,这也是我一直的记在心里的;另一句是,”Freeasinfreedom,slackasinslackware“,既有松散的自由,又不失简单有效的耦合,颇具被广泛认可的Web2.0风范。
不像第一个帖子提到的,我从Debian到Slackware并没有如windows到redhat,或者从redhat到debian一样的强烈的震动。虽然现在我选择了使用Slackware,但是我已然成为一个坚定的Debianfan。当然,同时我也是一个Slackwarefan:-)LinuxSir.orgSlackware版有人提到:据说,Debian和Slackware用户的忠诚度在各个发行版中是数一数二的。而我,同时成了Debian和Slackware的fan,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
Slackware和Debian是有着很大差异,同时很有特点,很吸引人。Hari的MoreonSlackwareandDebian聚集许多关于Slackware和Debian的比较,很值的一看。正如hari所说,Slackware和Debian最本质的差异在于Linux社区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的需要。
Debian是个全功能的发行版,Debian社区为11中硬件体系结构出色地维护了15490个包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库/工具链/平台,还有999xxx种国际化/本地化语言。
而Slackware则基本上是被国内Slacker称为大神(国外则称为TheMan)的PatrickJ.Volkerding一个人做绝大多数的开发和维护,选择最好的(Bestofbreed)包聚合,也仅仅支持x86和IMB390两种硬件体系。比如,在10.2中,KDE取代了Gnome成为Slackware默认的、也是唯一的集成桌面环境,有了Sendmail,官方包里面就没有Postfix。当然,在Linux社区,向来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关于Slackware的开发和维护,我也不是了解的很清楚。现在的理解就是如此,如有不符,再来修订。
每次已经形成的缺省选择改变的时候,我都很有感触。写出来,自己舒服,别人也可能受益。
最后罗列一下我用过的Linux发行版吧,包括使用很久的,也有体验性质的,还有安装没成功的(基本以时间为序):Redhat8/9,Redflag,Bluepoint2.0(这个没装成功,买了张坏盘,TurboLinux7/10,LFS(也没成功,机子烂,编译时间长,不耐烦:-),Debian,Gentoo,Slackware。
按现在的趋势,没准几年之后,有时间,有闲心了,会试试LFS。
hantu 于 2009-05-09 13:15:21发表:
我超喜欢slackware,KISS
cool1947 于 2009-05-04 21:26:35发表:
我想学slackware,求助高手,已经装上了,目前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
1.普通用户能关机
2.tlenet能远程访问slackware
3.vi入门
求教.....
刘冲 于 2009-05-01 18:26:06发表:
为什么不试试solaris?过两天换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