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几个关于网络、和软件的招生简章,感觉到了许多可怕的东西、什么java、什么网络工程师.....居然还在高喊高薪就业,最厉害的是初中毕业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也可以成为网络精英。许多东西就是这样,根本不管孩子是什么程度。真是想不到,几个月的培训就能改变人的一生,这毕竟是个例,不能把个例说成全面,这需要许多机缘在里面。 我也做了几年的计算机培训,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就业3000多人,其中也有就业不好的学生。作为教育机构,其实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至于今后的发展谁也说不好了。
“授之以渔”是我们的宗旨,我们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对学生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和老师只能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指导学生,你不可能把孩子的一生都规划好,社会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所以作为培训机构我们能做的是把最好的技术传授给你,至少我们还走在科技的前沿。linux是我们今年引进的新项目,没做过什么媒体广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从第一批42人送到北京的java就业班到现在已经6个年头了,真正还从事软件测试的学生只有3个,他们3人也确实在赚高薪,但大多数还维持在1800--3000元/月左右。不是说java不好,大多数世界顶级公司如IBM\Oracle\Bea...都对java给予完全支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非常容易学会,上手快的是.NET,比较容易入门。但是linux人才的急速增长让我们看到前景。在中国政府机关如北京市政府、广东省政府率先使用linux平台。通讯领域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公司已经开发出linux平台。linux已经在网站服务、行业应用领域成为主流。这是从专业的角度去看。
作为教育机构我们不是没有实力去作好学生就业,而是许多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就是综合素质。还有就是由环境决定的一面。首先取决于国家大的就业环境,然后才是企业、学校。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断档。不是说学校的东西不好,大多是教材跟不上形式,尤其是计算机类的,更新太快。往往是学完了就没有用了,这与教育体制有关。许多有先见的学校已经开始与企业挂钩,有针对性的去定向培养,但是大多数学校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对新的东西认知太慢,一定要在遍地开花的时候才去上项目,其实已经是晚三秋了。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学校虚报就业率,也是原因之一。从企业来说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综合性人才。所以各类培训机构应时而生、参差不齐,为了找到生员不遗余力,甚至不择手段。
我个人认为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水木年华的卢庚戌和缪杰,卢庚戌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工作,组建了水木年华的乐队组合。提起马云大家也不陌生吧,当年在杭州执教的英语教师,最初只是想在网站上做黄页。一个简单的想法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所以我认为不论做什么,首先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主导,占第一位;第二才是自己的能力;然后就是需求;最后才是工作。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大帮哄,什么流行来什么。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个人规划。说人生规划远一点,就是怎样谋划今后的生活,就是3--5年的培训和就业规划。职业规划其实也不是特别准确的,但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是必要的。其实学生从学校走到社会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把握一下自己适合干什么。经过1--3年工作的磨合才会发现自己适合干什么。在工作中评估一下自己,针对企业的用人标准,对比自己的能力、经验等,发现自己哪里有欠缺,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基础。那么以后的3--5年就是一个良好的定位期、和职业规划的上扬期。这就是根据职场打造自己未来的标准。再有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要知道许多人欠缺的就是 “坚持” 。马云说:“有的时候傻坚持要比不坚持好很多,如果空有理想,没有坚持,理想将变成一种痛苦”。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所以先择业再就业才是你最好的选择,作为培训机构,我们不可能把傻子也培训成网络精英,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给你一个良好的平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就业指导、一个好的能力培养。用马云的话就是:“梦想 、学习、 诚信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