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yle
已经快一个星期未写学习心得,真是抱歉。近一周的时间,我阅读了一些电子书和视频教程,结合自己的上机操作,头脑里逐渐浮现Linux的概念模型以及一些成熟或者不成熟的想法,仓促下笔还真不知道写什么好。
既然写心得,我肯定要分享很成熟而且自己能完全理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废话不多说,开始正题。
首先,Linux的硬盘分区格式: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个新手都会碰到的,一时半会还很难理解。我尝试着用Windows下的思维去理解它。
ext2:Linux下标准的文件格式,它拥有极快的速度和极小的CPU占用率。
ext3:目前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默认文件系统,ext2的升级版本,增加了日志功能。(应该是增强了安全性)
Liunx swap:Linux中一种专门用于交换分区的swap文件系统(可以当成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理解),一般设为内存的2倍。
vfat:长文件名系统。它是与Windows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支持长文件名,可以作为Windows与Linux交换文件的分区。
iso9660:标准的CD-ROM文件系统。
nfs:允许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系统的网络文件系统。
接着谈谈Linux下的三大软件安装方式:
通过rpm软件包来安装:rpm -ivh xxx.rpm。删除:rpm -e xxx.rpm。如果在KDE环境下,我们也可通过自带的Kpackage程序进行添加和删除。在GNOME下,我们同样用Gnorpm对软件进行管理。
tar.gz(tgz)软件包的安装:用tar程序打包并用gzip程序压缩的软件包。要安装需先对软件包进行解压缩,使用tar -zxfv filename.tar.gz,解压文件到filename目录下。进入目录我们即可看到文件。因各个软件的安装方法不同,但一般都会提供install和read文件,并且又帮助文件指导安装。缺点:一般不带反安装程序,如需反安装要查询makefile中的安装路径和文件名。
tar.bz2软件包的安装:用tar程序打包并用bzip2程序进行压缩的软件包。优点是压缩率高,需使用bunzip2 filename.tar.bz2进行解压。缺点与tar.gz相同,删除较为麻烦。
最后说些小技巧。
获得命令帮助的几种方法:①命令-h;②万能的man命令;③info:是gnu的超文本帮助系统;④help命令。
Linux会记忆我们过去输过的命令,可以使用硬盘的↑↓键进行选择。
在送入命令的任何时刻,我们按Tab键,系统会试着补全已输入的命令。如果已输入的命令串不足以确定唯一确定,系统将发出警报。再按Tab键系统将提供满足要求的所有命令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