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决定在7.2版中使用ext3的格式来作为预设的档案系统在,引起相当多熟悉Linux使用者的关注,但ext3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众多日志式 (journaling)档案系统中最佳的。传统的Linux档案系统ext2,对于在相当小容量的硬盘上之小档案而言是相当的 理想。随着硬盘的容量及档案大小大幅增加,整体性能会下滑。有些原因是来自读取未有效利用的磁盘空间,有些原因是来自不正常关机或是电源中断档案系统的恢 复时间。档案系统经由e2fsck在一个1GB的硬盘做检查是毫不费力的,但相同的测试在40GB的硬盘上可能会相当的?费时间。所以就有日志式档案系统 的诞生。
这些记录硬盘状态的档案称为日志。所以在不正确关机之后重新启动需要参考到日志档案 来重新回复档案系统的状态,而非将整个硬盘做扫描。同时,日志式档案系统可以有更高的硬盘空间使用效率及使数据在各种不同之档案大小中能够快速的读取及写入。
Linux并不是只有一个日志式的档案系统,它有四个,或是说成三又二分之一个:
Reiser档案系统: 依照Hans Reiser的名字而取。Reiser是众所皆知的一种新式快速记录硬盘内容的档案系统,它曾经被广泛的使用超过一年,且这个档案系统被推荐安装在 SuSE7.1版及7.2版上。
JFS档案系统:经 由IBM所开发的,其设计的理念在于提供一高速的处理能力。IBM从2000年2月间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测试版本,它的1.0版本已在六月底公开发表。
XFS档案系统:XFS 是SGI公司在Linux上所开发的日志式档案系统,它也提供了所有以完整发展为特色的日志式档案系统。
ext3档案系统:ext3 是之前所提及的二分之一日志式档案系统。为何只有一半呢?原因是ext3是一种迭在传统ext2档案系统上面并保有磁盘活动纪录的日志式档案系统。所以当 不正确关机时,档案的恢复速度会比ext2档案系统来的快。但是,因为它是被结合在ext2中,它会遭受到一些老旧系统的限制并因此不能利用所有日志式文件 案系统的完整功能。这样并非是完全不好,因为ext3分割区并没有不同于ext2档案系统,因此如ext3损毁要回到ext2档案系统却是非常的简单。
Red Hat是第一个采用ext3的公司,它尝试性的将Linux档案系统推向日志式档案系统。当公司计划在7.2版的第二个测试版本采用ext3时,公司中首 席核心开发者Michael K. Johnson便迅速的提供一个原理的阐述:
“为什么你想要从ext2转换到ext3呢?有四个主要的理由: 可利用性、数据完整性、速度及易于转换”。可利用性,他指出,这意味着从系统中止到快速重新复原而不是持续的让e2fsck执行长时间的修复。ext3的 日志式条件可以避免数据毁损的可能。他也指出”除了写入若干资料超过一次时,ext3往往会较快于ext2,因为ext3的日志使硬盘读取头的移动能更有 效的进行“。然而或许决定的因素还是在Johnson先生的第四个理由中。“它是可以轻易的从ext2变更到ext3来获得一个强而有力的 日志式档案系统而不需要重新做格式化”他说道。”那是正确的,为了体验一下ext3的好处是不需要去做一种长时间的,冗长乏味的且易于产生错误的备份工作 及重新格式化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