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炒的十分火热的屋帮图(Ubuntu),抵不过朋友们的引诱,自己来试试这个非常热门的LINUX系统,不过...我故意把自己当成什么都不懂的一般使用者的角度来切入(其实本来就不太懂...)
因为它一直以来就是以取代M的使用者习惯为主要诉求,很多人讨论的重点就是它是否能够取代WINDOWS系统,让一般使用者能够以它做为习惯用的平台。所以我就上去抓了个7.04的DVD版本,因为这样子可以减少一些网路下载套件的时间,然后就开始了安装之旅...(这篇的重点不是怎么安装啦!)
在安装的过程中,我大多都是用预设的模式安装(安装时,把语系改为繁体中文),接着就用预设值给它一路按下去...(有些还是得要知道相关资讯才行)
然后我的心里就开始期待着UBUNTU会给我什么不一样的惊奇,等待它安装好之后,登入画面感觉还不错,输入自己建立的帐号密码后,就可以登入GNOME的桌面环境。
接着我的问题就来了,因为我刚安装完时,因为我未直接开通网路,所以接上网路后,竟然没有办法直接连上网路,所以就只好自己设定网路,因为我先前也有稍稍玩过FEDORA 6的GNOME环境,要找到相关设定档并不是太难。
只是,找到网路设定的项目时,发现还需要一道密码才能够真的开始设定与套,查了一下发现,原来UBUNTU一开始就是把使用者建立在SUDO的模式上,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取得管理者的权限,这应该是安全性上的考量。
而暂时切换至管理者权限的密码其实与你自己帐号的密码相同,这一点应该还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手动更改权限),进了网路设定,点开属性,就会发现有个预设的「漫游模式」,这名称有点让我傻眼的感觉,什么叫做漫游模式? (事后才知道是为了无线网路模式所设立的功能),可是一般的PC上使用的PCI网路卡,应该只有极少数的人是使用无线网路吧!
还是,这个平台一开始就是为了NB所设置的作业系统吗?这时我开始思考一件事,这些用词对一般人来说真的很容易接受吗?
其实,在使用这些LIKE-UNIX的系统时,可能对于你要使用的作业环境都要有所接触,才不会因为用词而搞不清楚使用的方向,最初安装时,可能还会面临一般使用者较不熟悉的设定(LVM),这些真的能够跨过人性化的介面吗?
除此之外,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看过,有人说LINUX的图型介面,以前那些会用LINUX的人,一旦遇到图型介面,反而会束手无策,这一点我也是感受极深,因为网路设定的部份我还是进了文字介面下,才设定成功,因为在图型介面上,要「发觉」网路是否有接通,一般使用者可能还是直接开个浏览器测试吧。
我并没有批评UBUNTU的意思(爱好者很多的...),因为我也有稍稍接触过LINUX系统,所以我知道一般人要跨进这领域原本就不是这么简单(受WINDOWS的习惯所影响),可是现在的发展来说,要到达「人性」化,可能还有一段挺长的路要走。
虽然,我现在也才刚接触到UBUNTU不久,我相信它还是有发展的潜力(7.10 BETA已经出现了),但是真的要能够取代WINDOWS成为一般使用者惯用的系统,可能还需要更多协力的厂商与人力投入,最好是让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LINUX吧! (我在作梦...)。
或许这就是LINUX有机会能够翻身的契机,人性化我想还有待时间和使用者的累积(WINDOWS也不是短期就有高市占率)。
对于,原本就有在玩LINUX的人来说,应该开心才是,因为更多元的使用环境,造就了更多人投入LINUX的世界,先不论商业、人性、便利、版权与否,一旦有足够多的人参与,就有更多的发展性,至少在这方面的努力,我是没有轻忽了UBUNTU的推广能力。
也许,是我太挑惕了一点吧! (说不定大多数使用者都跟我想的一样喔!)
huai168an 于 2007-11-05 01:02:24发表:
支持lz,就想问下,如何获得ubuntu的免费光盘:0w223dc ,点到那就不知道是什么咚咚了,就是输入mail和password那
Tianda2004 于 2007-11-05 00:59:18发表:
作者?得不?
路?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