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Linux对Unix下手拍板Windows大亨

发布时间:2007-09-13 00:15:32来源:红联作者:uzrcgunr
  美国犹他州联邦地方法院裁定,拥有Unix操作系统版权的应当是Novell,而非SCO集团。这一裁决可能为与Unix操作系统有关的法律大战划上句号。早在2003年,SCO在美国犹他州地方法院对IBM公司提起诉讼,起诉IBM侵犯其Unix知识产权,非法地将Unix技术移植到Linux软件中,并向IBM提出了高达30亿美元的赔偿要求。

  而现在,法官对Novell有利的裁决可能使SCO对IBM的起诉成为一场“无理取闹”的闹剧。更具戏剧性的是: IBM有意注资Novell,同时Novell表示,不想成为第二个SCO。这一系列变化,使笼罩在Linux头上的乌云“烟消云散”。

  Unix暗藏危机

  1970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几个同事研发了一个分时操作系统,推出了Unix。谁也不会想到,Unix系统在30多年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现在看来,没有哪一种操作系统能像Unix那样具有传奇色彩,没有哪一种操作系统能像Unix那样应用广泛,它可以安装在从个人移动助理、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各类服务器,直至高性能计算系统中,其版本之多、分类之烦琐,也是其他操作系统绝无仅有的。

  1977年,AT&T公司向计算机厂商提供Unix系统的商用OEM许可证,Unix迈出了商品化的第一步。随后,许多厂商在此技术基础上开发出各自拥有的Unix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初,不同的Unix版本已经超过100种。

  Unix成为当时开放系统的代表。“开放”对用户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用户普遍认为,“开放”意味着今后不必依赖于某一个供应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每一种Unix系统的供应商都只提供适合自己系统结构的优化版本,同时,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竞争力,产品又各具特色,导致了版本繁多、不完全兼容。此外,很多接口程序被少数企业控制。因此,应用系统要在不同厂商的系统上进行移植,都要在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等层次上做相应的改动。Unix的商业化初期,多种版本的Unix产品虽然在Unix系统的商业化进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互不完全兼容的现实也造成了混乱,甚至引起关于Unix向何处去的争论。这些情况使产业界认识到标准化的必要性。

  虽然Unix起源于开放的学术界,但它的发展和兴盛却与厂商专属的RISC处理器密切相关。RISC把Unix推上IT应用的顶峰,也埋藏下了Unix走下坡路的根源。RISC的专属性导致厂商为了增加竞争优势,必然要增加产品的差异,防止同质化。厂商在自己RISC平台上投资越多、增加和扩展功能与特性越丰富,它们的Unix产品就越不兼容,这使得市场上主要的Unix产品成为厂商专属的产品,造成了长达20年、愈演愈烈的“Unix大战”。当然,这场大战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得64位Unix成为集先进IT技术、反映最前沿应用需求的尖端产品,迄今仍然保持着高端应用和市场的统治地位。

  90年代中期,Internet和工业标准的IA-32架构处理器有力地推动IT应用向普及化方向发展。Unix的专属性使它不能自由复制、不能开放源代码、不能完全兼容、起步成本高,这与Internet时代IT技术的开放性、普及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潮流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Unix在价廉物美的Windows和完全开放的Linux挤压下进入了发展变慢、丧失部分市场的阶段。

  Linux兴起

  Unix在其发展的极盛时期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种子。一方面,各计算机制造商都在自己的产品上开发了Unix,自成体系,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发行版本;另一方面,Unix的持有者AT&T对Unix的使用和发布强制实施版权控制,使早期对Unix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感到失望。这促使人们发展一种不依赖于某个组织、又具有Unix优势的操作系统。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应运而生,它组织开发了一个完全基于自由软件的软件体系计划----GNU(GNU's Not Unix),还组织拟订了一份通用公共许可证书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用它来规范这些“自由软件”的发行、复制和修改等一系列行为,由此出现了Linux。

  Linux是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始着手进行开发的,采用了自由软件规范,向世界开放,由此而获得广泛的支持。在FSF的组织支持下,系统既具有与Unix 相同的标准接口,又继承了Unix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虽然这些软件可从网上下载并免费取得,但个人很难集成这批软件。于是,著名的计算机或软件公司就承担起了收集和集成这些软件的工作,因此,几乎所有大的计算机公司都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产品,重新开发Linux发行版,捆绑在本公司正在销售的硬件产品上。开发Linux发行版已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许多企业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IBM投入10亿美元用于Linux系统的研发,Linux也已成为当前操作系统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肯定,在企业级应用领域,Linux取代Unix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有权问题

  随着Linux应用如火如荼地开展,Linux成为一个新的盈利点,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注意。所有权问题争议逐渐被提上了桌面。

  1995年,SCO从Novell收购了Unix,并于2003年针对IBM的Linux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多项的诉由,指控IBM将Unix操作系统中的源代码移植到Linux中的行为违犯了它们之间的合同。主要包括:违反了软件许可协议,非法将AIX软件的部分源代码贡献给Linux的开发者,用于Linux软件的开发,并利用了AIX软件的技术和方法帮助Linux 2.4.x 和Linux 2.5.x软件增强功能和提高性能等。除了对IBM采取法律措施外,SCO也开始尝试针对全球的Linux系统的用户主张权利。SCO表示,Linux是 Unix的一个非法变种。

  当年,此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球的信息技术领域,尤其在以Linux为旗帜的开源界引起轩然大波。此案的法律裁定对Linux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前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甚至将会使Linux 基于GNU GPL的许可模式寿终正寝。正像SCO所言,Linux在不同地方照搬了Unix的错误。

  但是,此案在今年8月份的宣判让许多人眼前一亮。Novell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表示,法庭的裁决使得SCO的诉讼成为了无源之水,将SCO对Linux社区的侵犯版权威胁消于无形。

  开源软件支持者表示,Linux是开源的一面旗帜,法庭的这一裁决维护了开放源代码运动。Linux基金会执行主管詹姆士说,对于人们采用开源软件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这表明Linux是一种安全的解决方案,人们可以放心地选择它。

  未来Linux大显身手

  很多专家认同,未来,Unix在桌面和工作站市场将基本上不复存在,希望使用Unix的用户可能将从Linux的发展中得到安慰,今后桌面和工作站市场将是Windows和Linux竞争的战场。在入口级和中档低端服务器市场中,Windows仍将继续占优并与Linux和Unix竞争。SCO和Novell的Unix产品仍然能够利用原有的客户和应用基础占有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它将继续在企业级服务器、中档高端服务器市场中占领先地位。64位Linux将在安腾、AMD-64和Power等RISC平台上,Windows将在安腾和AMD-64平台上与Unix开展剧烈的竞争。特别是Linux将以比Unix更快的速度发展,但短时间内仍然很难动摇Unix在高端的统治地位。

  事实上在所有市场分支和应用领域中,今后的世界都将是多种操作系统共存、互操作和竞争的世界,而不是某一种操作系统垄断的世界。今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将是支持多操作系统的硬件。
文章评论

共有 1 条评论

  1. JustForLOVE 于 2007-09-13 14:09:00发表:

    :0L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