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解释 
CPU 以及CPU0。的每行的每个参数意思(以第一行为例)为: 
参数 解释 /proc//status 
Size (total pages) 任务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 VmSize/4 
Resident(pages) 应用程序正在使用的物理内存的大小 VmRSS/4 
Shared(pages) 共享页数 0 
Trs(pages) 程序所拥有的可执行虚拟内存的大小 VmExe/4 
Lrs(pages) 被映像到任务的虚拟内存空间的库的大小 VmLib/4 
Drs(pages) 程序数据段和用户态的栈的大小 (VmData+ VmStk )4 
dt(pages) 脏页数量 
通过内核代码,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其含义: 
显示该信息主要是通过 proc_pid_statm 该函数来实现的。如果对proc的机制不了解,请参考《linux设备驱动程序》。 
其调用过程:proc_pid_statm->statm_pmd_range->statm_pte_range。目的是从地址区间逐渐转化成具体的每个页表。阅读代码,只需了解一个大概,不用了解很多细节,要比写起来轻松许多。 
其中totals,pages,shared,dirty的是通过虚拟地址的页表来进行判断。 
do {
    pte_t page = *pte;
    struct page *ptpage;
    address += PAGE_SIZE;
    pte++;
    if (pte_none(page))
       continue;
    ++*total;             //是合法的页都计算在内。
    if (!pte_present(page))
 continue;
    ptpage = pte_page(page);
    if ((!VALID_PAGE(ptpage)) || PageReserved(ptpage))
        continue;
    ++*pages;            //只有页表中含有present标记的,计算在内。
    if (pte_dirty(page))
        ++*dirty;        //页表中dirty标记,计算在内。
    if (page_count(pte_page(page)) > 1)
        ++*shared;       //页表的所有者超过1的,就认为共享。
} while (address < end);
trs、drs、lrs是通过线性地址区间来进行区分的。
int proc_pid_statm(struct task_struct *task, char * buffer)
。。。。。
while (vma) {
。。。。。。。。。。。
    if (vma->vm_flags & VM_EXECUTABLE)      //该线性区间的flags标志为可执行。
       trs += pages; /* text */
    else if (vma->vm_flags & VM_GROWSDOWN)  //该线性区间的flags标志为向下增长。
       drs += pages; /* stack */
    else if (vma->vm_end > 0x60000000)      //结尾线性地址大于0x60000000。
       lrs += pages; /* library */
    else        //这块区间应该是数据区与堆。
       drs += pages;
     vma = vma->vm_next;
}
pages=trs+drs+lrs
因此说,trs drs lrs 与totals,pages,shared,dirty两组,分别从两个角度观察内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