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看了下命令,感觉单个的命令很容易使用,可是组合起来就会有点难度,而且看别人使用的组合命令感觉功能好强大哦,是不是要对命令很熟练才可以呢,暂无结论,现在我要把这些命令多熟悉一下:
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控制
1、改变文件的权限:
chmod
chmod由change mode缩写而来
2、改变文件属主:chown new_owner [:group_name] filename
要注意的是,除非你是root,否则,给了别人的文件你自己可就要不回来了。假如你是pear,在你运行了chown apple file1后,你就把文件给了apple。如果你再运行chown pear file1。系统就会告诉你没有这个权限。要想把给人家的文件再要回来,只有求助于root用户。
如果还要改变文件的所属组,apple用户要把文件file1送给fruit组的apple用户,可以使用命令:
chown apple:fruit file1
注:chown由change owner缩写而来
改变文件的属组也可以用chgrp命令
3、查看你所在的组:id
4、改变当前用户组:sg
5、改变文件所在的用户组:chgrp new_group filename
比如:chgrp fruit file1
注:chgrp:由change group缩写而来
6、在命令行中获得帮助man [section] keywork 比如:
man C kill
注:man由manual(手册)缩写而来
五、磁盘的使用
1、软盘的格式化:format [设备名]
2、软盘的复制:diskcp [optition] [-135ds18]
3、用软盘备份文件:比如把硬盘目录下/apple的文件love存储到空软盘上,你可以:
#cd /apple
#tar cv6 love
c 表示在创建(create)一个新文件,并且覆盖已有的同名文件。如果不想覆盖。命令为:
#tar uv6 love
v 显示每个被处理的文件名。
6表示是软驱。数字和设备的对应关系,在/etc/default/tar文件中定义,可用more /etc/default/tar命令或是不带任何参数的tar命令查看,也可用vi修改。
4、列出软盘中文件的名字:#tar tv6
5、把软盘中文件恢复到硬盘:#tar xv6
x表示抽取(extract)
六、增加用户和切换用户
1、增加用户:#scoadmin account
2、切换用户:su
七、设置或者改变用户口令:passwd
直接键入passwd可修改自己的口令,一般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口令,而root用户不仅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还可以修改其他用户的口令。
#八、系统的关闭与重启:
在UNIX里非法关机,是非常非常不好的事情,切记切记!
#shutdown
#haltsys
#reboot
九、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的命令,一般都是由root用户执行的,一般用户可能执行不了,除非你得到了root用户的授权。
1、查询系统时间:date
2、修改系统时间:asktime [yymmdd]
yy:年
mm:月
dd:日
hh:时
mm:分
都用两位数表示。比如把系统时间改为2002年6月17日16时45分。
# asktime
3、查询谁在系统中:who
也可以简化为w
4、谁在做什么:whodo显示用户正在进行的工作。
5、终端名的获取:tty [-l] [-s]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终端的设备文件及其路径名。
6、进程状态的了解:ps [options] 你可以知道进程活动的信息哟!什么是进程,还记得吗?unix里,可是很重要的东东哟!
常用的选项有:
-e 显示每个进程的信息(everything)
-f 显示进程的完整信息。(full)
-t ttynum 显示ttynum指定的终端的进程
-u username 显示usename指定的用名的进程信息
-l 以长格(long)形式显示进程信息,总共14列,其中每列标题的含义如下:
f:(flag):用八进制表示的进程的有关标记,00表示进程已结束,01表示是系统进程,20表示进程被装主内存中。
s:(state)表示进程的状态,b和w表示正处于等待状态,i表示空闲,o表示正在运行,k表示已装入队列可运行进程,s(sleep)表示处于睡眠状态,r(ready)表示处于就绪状态 ,t表示被跟踪,x表示等待更多的内存。
uid :(user id)进程属主的用户标识
pid :(process id)进程号,(kill命令用的就是这个号)
十、访问dos磁盘信息
1、dos磁盘目录的显示(你有的时候可能要在unix里显示dos磁盘上的内容哟!)
# dosdir dir (dir为设备符、文件名。)比如:查看软盘a的内容
# dosdir /dev/fd0
或者# dosdir /dev/fd0:
也可以用unix格式显示
# dosls dev/fd0
2、dos磁盘文件内容的显示:
# doscat filename 比如:你查看软盘a中的文件config.sys,
#doscat /dev/fd0:config.sys
注意:/dev/fd0:config.sys不能是/dev/fd0/config.sys,因为/ dev目录下是设备文件,如果写成/dev/fd0/config.sys,config.sys就成了设备文件了,而这个设备文件是不存在的,因此,系统就会给出出错信息
。
3、dos磁盘目录的建立和删除:
dosmkdir directory(建立)
dosrmdir directory(删除)
例如:
dosmkdir /dev/fd0:apple
dosrmdir /dev/fd0:apple
4、dos磁盘的格式化:
dosformat [-fqv] drive
比如:你要格式化1.44mb软盘
#dosformat /dev/fd0135ds18
其中,注意format的设备名是rfd0135ds18,表示是原始(raw)设备名,而 dosforamt的设备名是/dev/fd0135ds18,fd前面没有字母“r”。
5、dos磁盘上文件的删除:
dosrm /dev/fd0:file1 file2…
6、dos和unix之间的文件复制:
doscp [-r][-m]file1 file2
或者:
doscp file… directory
-r 复制时不进行换行符的转换
-m复制时进行换行符的转换(unix和dos的换行符是不同的)
例如:
doscp -m apple /dev/fd0
把文件apple用dos格式复制到a盘,复制时进行换行符的转换
doscp -r apple /dev/fd0:fruit
把文件apple用dos格式复制到a盘的fruit目录下,复制时不进行换行符的转换。
你一定觉得总是把a盘写成/dev/fd0很麻烦了吧?能不能把/dev/fd0写成a:呢?能,一定能。用vi打开/etc/default/msdos文件,把其中的“a=/dev/install”改成“a=/dev/fd0”就可以了。
如:dosdir a:
dosdir a盘符也和dos一样,可以大小写不分)
不过要提醒的是,在指定dos目录的路径时,不能使用dos的分隔符“\”,只能使用unix的分隔符“/”。
还有一点要注意,在这几个命令中,对dos文件的存取不能使用通配符,但对unix的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
比如:
$ doscp /usr/apple/* a:
但不能使用
doscp a:*.* /usr/ap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