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Google宣布中国研发团队推出的谷歌桌面后,我们采访了这个团队的两位重要开发人员。他们分别是Google工程师王咏刚和苏哲。苏哲曾经是 Linux上最普及的输入法平台SCIM的作者。而王咏刚也是《程序员》杂志的专栏作家。
谷歌Linux桌面程序开发团队在七八人的规模,他们顺利的将Desktop这个备受欢迎的产品从Windows平台移植到了Linux平台下,而且还提供了全球10种语言同步推出的功能,这意味着谷歌桌面现在可以应用于Linux,Mac OS X 和 Windows操作系统,使得所有主流操作系统的用户都如同使用谷歌网络搜索一样方便、快捷和全面地搜索本地及网络上的信息。
在开发Linux版本程序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要兼容Linux的各种不同的发行版。王咏刚表示:“经过初步的测试,现在至少可以支持16种以上的主 流Linux发行版,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红旗Linux。”而在移植的过程中,尽管使用了一些Windows产品中的核心技术,但整个程序是完全的 Native编译代码。
在苏哲从Novell公司加盟Google后,他成为了这个产品重要的开发人员。多年的Linux平台开发经验促进了这个产品的更快发布。苏哲表示:“Google以后还可能会开发其他Linux上的客户端软件,一切都看用户的需求。”
Google全球开发Linux客户端产品的团队规模在一百人左右,王咏刚表示,这个团队的主要的关键词就是“Linux+开源”。
谷歌Linux桌面发布后,全球支持Linux操作系统的谷歌软件大家庭中又多了一 员。此前发布的产品包括 PicasaTM、Google EarthTM、Google Toolbar for FirefoxTM。除了研发支持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之外,谷歌还大力支持开源社区的 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其中包括:公开软件源代码,举办谷歌Summer of Code,以 Google Code (code.google.com)平台承载数以万计的开源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