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Linux on Power的“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5-09-25 08:55:51来源:红联作者:Xuein
  来源:电脑商情报

  9月22日,Linux开源生态系统联盟宣布成立。按照联盟的规划,他们将基于Power技术为开发者提供开源开发环境,并联合ISV、开源技术社区、企业用户及创投公司等共同推动开源产业的发展。

  所谓人多力量大!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IBM希望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加大对x86阵营的反击战。

  不过,我们想知道的是,IBM为什么要对Linux on Power加大投入力度?Linux on Power的“朋友圈”能否让IBM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吗? 

  IBM Power遭遇新挑战

  不管IBM愿不愿意,如今在各个场合IBM的小型机都成为“被黑”的主角之一。在X86阵营发起的U2L运动中,IBM Power的被“点名率”无疑是最高的。

  一方面,在过去十年,由英特尔主导的x86服务器市场日趋主流,非x86架构的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仅占很小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英特尔今年发布的英特尔至强 E7 v3所面向的四路及四路以上(关键业务服务器)市场,x86架构服务器的出货量占比已经高达94%,IBM Power及Oracle SPARC的占比仅约为4.6%。

  另一方面,Forrester Research研究报告显示,83%的受访者当前正在服务器上运行Linux,还有超过40%的受访者正将Linux用于主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或顶级服 务器平台。在中国,如今Linux操作系统正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互联网企业向传统的金融、电网、邮政、教育、国防等领域延伸。

  如今,开源运动已经深入民间。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将有85%的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技术。到2016年,至少95%的主流IT企业和组织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其关键任务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

  现在,不管是以Docker为代表的Container技术,还是以Spark为代表的内存计算技术,或是以Redis、Neo4j等为代表的NoSQL 技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的眼球。从操作系统、编译工具、数据库、WEB服务器到开发语言,开源技术应用已经侵入到各个层面。

  显然,IBM Power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何去何从需要做出新的选择。

  IBM主动反击x86阵营

  当开放、开源成为主流趋势,IBM自然也不愿意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历史上IBM有过数次在开放道路上的探索,比如PowerPC和 Power.org开放标准联盟。近年来,IBM在开放的道路上更是加速前行,OpenPOWER基金会发展越来越壮大其实也是明证。

  对于小型机市场,IBM给出的解决方法是:Linux on Power。其实,IBM其实在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对Linux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Linux对于IBM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IBM曾投入10亿 美金来支持处于萌芽时期的Linux,经过了这十几年的发展,IBM始终是Linux开源社区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而在开源领域,IBM也不断扩大其对开源平台的支持,持续地为开源技术和社区提供创新动力。目前,在全球所有主流开源组织中都能看到IBM活跃的身影,逾 五万名IBM人员正在为Cloud Foundry、Docker、Spark等超过150个组织贡献力量。此外,IBM业已成为OpenStack等领先开源项目的顶级贡献厂商。

  早在2012年,IBM Power Linux天合应用服务器问世,它结合了Power平台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Linux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意味这IBM打破了 Power+Unix的传统,在开放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2013年,IBM继续在开源上发力,在北京成立Power System Linux中心,以推动Linux在中国的发展;随后推出PowerLinux的百千万计划,以打造PowerLinux生态圈。更关键的是,IBM承诺 投资10亿美元,用于Power系统上Linux应用的开发。

  而针对x86阵营的U2L运动,IBM认为相对于x86而言,Power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首先,IBM的小型机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内,承载了金融、电 信、政府、能源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核心业务应用,现在这些行业希望求变,而IBM积极拥抱开源,加大力度投入Linux on Power,对行业用户而言,这可以有效保护他们的过去的投资,同时避免x86迁移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其次,相比x86,Power在技术上具有领先的优势,在关键业务应用上有自身的优势。例如,Power Linux数据中心与x86数据中心在系统性能方面,在CPU核数相等的情况下,Power Linux数据中心性能是x86数据中心性能的6倍以上,在同等压力下系统性能的交易量,Power Linux是x86的6倍。

  显然,IBM Power在云、大数据时代依然还有强大的生命力,Linux on Power产生的力量和市场规模是可以期待的。

  Linux on Power的“朋友圈”

  不过,要让Linux on Power走得更快,单独靠IBM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开源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以中国的开源产业来说,中国开发者在国际开源社区中的声音还很 微弱,大量中国企业并不了解开源软件,不了解如何有效开展开源软件治理工作和参与社区贡献,国内开源软件技术人才也相当匮乏。

  同时,即使是已经面市的开源软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重量级软件,缺乏持续维护和更新,质量一般,用户不多;另外,国内开源软件与国际主流开源软件脱节严重,绝大多数的状态是单打独斗等等。

  针对这一情况,Linux开源生态系统联盟应运而生。作为联盟的重要主导力量,IBM将面向ISV和开发者开放其SuperVessel云平台以及极客地 带体验社区。SuperVessel是由IBM中国研究院和IBM中国系统中心共同建立的、基于Power技术的云平台。开发者可在 SuperVessel的若干个在线实验室里访问开源软件,并创建和测试众多新兴应用。

  同时,在集成了Linux、MongoDB、Redis、Docker等开源工具及服务的极客地带体验社区里,广大开发者将能申请体验由Power支持的Linux开发环境,在此平台上进行Linux应用的开发、构建、迁移和测试。

  对此,IBM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产品总监李红表示,IBM在2014年和今年陆续发布三波基于POWER8的Power Systems产品,实现了全线Power产品对Linux的支持。目前,IBM Power也已实现对php、node.js等语言,MongoDB、MariaDB等数据库,Docker容器技术等国外开源平台及应用的支持。

  “通过这些支持,开发者和ISV可以灵活地实现从x86到Power的应用迁移,在由Power支持的开源平台上便捷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性能提升。”她说。

  作为联盟的一员,巨杉软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王涛表示:“巨杉与IBM Power技术的合作,也能共同推动Power大数据生态的更好发展。此次Linux开源生态系统联盟的成立,将使得巨杉有机会与联盟内其他企业合作,推出更优异的产品。”

  尽管如此,从长期的生态竞争来看,那就是相对x86系统来说,Power服务器昂贵的投入和对运维人员技术更高的要求,是IBM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显然,在开放、开源这条道路上,IBM依旧任重道远啊!
文章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