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团队以“网络计算的模式 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获奖项目实为 “远程桌面项目”,且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昨日,张尧学回应,被质疑抄袭项目不是获奖项目,透明桌面项目使用部分开源代码是“合法”、 “合理”使用。
新京报记者 金煜
质疑
“远程桌面”抄袭国外开源代码?
据媒体报道,张尧学及其团队获奖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透明计算理论,实现了运算和储存的分离,是对占据计算机领域60余年的冯?诺依曼传统网络计算结构的首次突破”。报道称该理论的应用将惠及公众,“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比如“在出差时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插入小型个人身份硬件卡,即可将这台终端变成你常用 的那台”。
演示视频称有知识产权
而2月2日,网名为KraneSun的IT工程师在知名开源代码软件(由散布在全世界的编程者队伍所开发,其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平台Github发帖质疑张尧学及其团队的“远程桌面项目”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软件。
知名开源代码库Github拥有来自全球的140万名活跃开发者用户,目前已成为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核心渠道。
KraneSun在帖文中明确指出了“抄袭证据”,根据张尧学团队此前操作演示画面截图,经toast(弹窗提示短消息)关键词反向检索,这--项目即“远程桌面”,代码则源自某国外IT工程师的开源项目。
张尧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了“透明计算”成果演示视频。视频中,第四、第五部分均注明“透明计算知识产权归中南大学、清华大学透明计算实验室所有。”正是这份视频被指“涉嫌抄袭开源代码软件”。
开发者称“应注明来源”
记者查询Github网站,发现该帖已引发中英文混杂的大量回帖,回帖中包括一个网名为“lordan iordanov”的国外网友所写的公开信,其自称是源代码的撰写者,介绍了该开源代码的情况,并称,“使用他人作品时,给予注明,这是很重要的。”其写 到,遵循GPL源代码重用协议也是至关重要的。
JQinaioo 于 2015-02-05 08:52:43发表:
要是认真天底下几个没抄的
XCalvin 于 2015-02-04 19:16:44发表:
中国的“砖家”、“叫兽”有什么道德和学术素养?
zilong91 于 2015-02-04 15:58:16发表:
这是基本的道德问题、学术素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