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政府的评估,安装有Linux系统的服务器显然要比运行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更为“绿色环保”。
而其根据则是来自一份由内阁商务部完成的报告,其内容是关于开放源软件在政府部门试用情况,报告显示开放源软件对硬件的要求已经降低,而且也不需要硬件设备经常性的进行更新。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报告中写到:“若开放源系统与微软Windows系统彼此实力相当,那么在实现相同的功能时,前者不仅所需内存要少些,而且所用处理器应达到的速度也会比Windows系统的要求来的低。”报告指出硬件系统若要正常运行Windows系统那么就需要每三到四年全面升级一次,而基于Linux系统的硬件平台则要安稳不少--每六年到八年进行一次更新。
报告继续说到:“与Windows系统的一大特色明显不同的是,诸如Linux这样的开放源操作系统不会频繁的进行较大动作的更新活动,因此用户也没必要为此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升级甚至干脆弃旧换新。”
报告接着推断到此种对硬件需求减少的趋势会给环境带来不少的益处,毕竟这样的过程由此也会转变成低能源消耗以及低浪费事件,报告中为此写到:“这在处理多余设备时可以减少填埋垃圾所需设备及费用。”
该报告还赞同英国保守党议员、“影子”内阁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有关在政府中提倡使用开放源软件的呼吁,该内阁成员认为,一旦有更多的开放源软件在各个部门中得到充分利用,那么每年会为英国政府节省6亿英镑的不必要开支。
但如果这个报告推出的正是时候,那么对于开放源社区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可从另一面看,当然也会有某些人并不愿意见到此番情景。
微软最新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已经全面推广,像绿色和平等环保组织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抨击,而他们的矛头都是指向Vista系统对硬件的过分要求,这些组织认为由此进行的硬件升级活动必然会在发展中国家里制造出难以计数的电子垃圾。
绿色和平组织负责处理东南亚地区有毒物质问题的项目人员Beau Baconguis坚持认为:“有了Vista,微软就可以让当今世界上差不多一半的电脑更快的被抛进垃圾箱,而在目前依旧缺乏机制完善的全球性PC机回收体系的前提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尤其值得人们担忧,大大小小的公司会感到有必要马上对自己手头更多的电脑进行升级,若这样的想法一旦付诸实施,整个世界会因为没有预备好应对由此爆发的电子垃圾制造狂潮而陷于不幸当中。”
该组织为此强调,微软公司应当在生产其新一代的操作系统时认真考虑此问题。
显然,最终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还是个问题,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很少有计划准备将自己的桌面系统迁移至新的系统平台上去,那么也只有当微软根据自己制订的产品寿命周期政策开始分阶段的取消对Windows XP系统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时,这些企业才会被迫进行此项转换。
不过这还是有段路要走,尽管微软已经宣布为OEM制造商所提供的Windows XP专业版使用许可会在2008年1月28日后被收回,而系统开发者所拥有的类似许可则会在一年后被收回,至于对XP专业版所提供的正式支持将会在2009年4月14日终止,不过额外支持(换句话说就是付费支持)将会再延续5年时间。
而在上文所提之事发生以前,Vista系统--或者甚至是其后对硬件胃口更大的“继任者”--将会成为我们在商业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