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漫长十年的“冬眠”式发展后,潜伏在全球各地的Linux们似乎正在苏醒。
它们悄悄地埋伏在微软庞大的“王国”周围,浸渗着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村落”。而现在,当这些小小的“村落”慢慢地连成一片时,Linux也开始了它实施反扑的计划。
席卷全球
3月6日,在宣布全线预装Windows Vista之后,全球PC巨头戴尔公司又召开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发布会。该公司发言人David Lord宣布,戴尔将考虑在它的计算机上向客户提供Linux操作系统的选择。此举标志着这个从来对Linux有些不太感冒的巨头,开始调适它一贯有些偏执的策略。
而促使它做出如此巨大转变的原因更加耐人寻味。因为此次预装Linux的暗示并不是戴尔决策层事先酝酿的,而恰恰是来自民间的强大呼声使戴尔不得不做出这样的表态。2月6日,戴尔推出了一个名为Dell IdeaStorm(意见风暴)的网站,希望用户们为它提意见。而在过去不到三周的时间里,超过10万名消费者要求戴尔公司提供Linux操作系统。
无独有偶,另一大巨头惠普也表达了对Linux的仰慕之情。惠普开源程序和Linux市场营销全球主任Doug Small表示:“公司现在有多张Linux台式机的订单,而这些订单仅仅是更多交易的开始。我们现在对此非常重视,因为现在面临着许多销售Linux台式机的机会。”
而在此之前,在这两大巨头的心目中,Linux只是Windows之外可有可无的辅餐佐料:戴尔只在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机构专门设计的高端台式机上安装了Linux;而惠普早在数年前已经提供装载Linux的电脑,但因市场反映一直非常冷淡,没有重点推广。
Linux似乎正在展开着令人瞩目的反扑运动。
而事实上,Linux早就开始了圈地运动,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最引人注意也最艰难的桌面系统争夺战中。
在进攻最为艰难的桌面系统这场战役中,Linux选择了旁敲侧击的曲线进攻方式,而曲线进攻的利器便是服务器和手机操作系统。
在服务器市场中,Linux发展非常迅速。根据IDC数据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基于Linux的服务器增长最快,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11.9%。 而在此之前,使用Linux的服务器已经连续性的保持了高速增长。
在手机操作系统中,Linux也开始了进军的步伐。前一段时间中,摩托罗拉、三星、德州仪器、波导等都争先恐后地跳上Linux这班列车,而 Linux更是凭借摩托罗拉“明”手机的成功而声名鹊起。在手机操作系统中,Linux、Symbian、Windows Mobile三足鼎立的局面业已形成。
“一场Linux的风暴已经开始席卷全球。”中国开源软件联盟主席陆首群表示。
而IDC的数据也显示了对这一风暴到来的预测和肯定。IDC公司系统软件市场调查副总裁Al Gillen表示2006年Linux系统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80亿美金,而到2010年,则可以达到400亿美金。
中国式“大跃进”
现在,这场Linux的风暴也开始席卷中国市场,但不同的是,在中国,Linux的火爆充满了中国式的“大跃进”味道,因为在这背后有一张政府的手在暗暗推动。
2006年4月10日,国家四部委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政府部门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采购已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通知》,中国开始了软件“正版化运动”。而这也无疑给一直生活在夹缝中Linux厂商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大好机会。
从此时开始,预装Linux的浪潮开始涌动。
中科红旗副总裁郑忠源迄今为止还记得签下预装大单的激动心情,“400万套,非常令人激动的数字,我们的OEM订单首次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国外一向对Linux非常吝啬的戴尔,在中国市场中将Linux牢牢地搂在怀中。
此外,还有中标软件与长城电脑签约50万大单,随后又与浪潮签约,在两年内全部采用中标普华Linux;共创开源签约新蓝集团,新蓝电脑全部预装共创开源软件等令Linux同仁们群情振奋的合同。
陆首群认为,中国的Linux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未来会取得较快的发展。
而IDC也同意在中国Linux获得了高速发展。《中国Linux市场2005-2009年预测与分析》,指出,到2009年中国Linux市场规模将以23.9%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
在行业市场中,Linux也正在利用政府优势蠢蠢欲动。据计世资讯调查:2006年二季度,中国Linux软件销售额达31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7%。在行业市场、政府、金融、电信、教育共占据74.3%的市场,分别占总体应用的24.0%、19.0%、16.2%、15.1%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