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软话不软 来自:IT168
这真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微软的 Steve Ballmer似乎要与Novell和SUSE Linux的人员做一些交涉。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Linux与Windows之间实现互操作,也许还能将一些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移到 Linux平台上。到底微软在酝酿着什么呢?微软如果大规模地拥抱Linux有什么意义吗?毕竟,Ballmer通常对Linux都是贬低的。
我认为,有一些事情将会发生,而这些事情的发生的契机,也许就是最近的Oracle OpenWorld大会上Larry Ellison宣布它的公司将会出售面向Red Hat Linux的支持服务。我猜想,也许大企业竞争者先后跳上形形色色Linux之一的小船,从而引发一次软件之战。
而事实上,微软在此的举措是有所延迟的。微软它在等什么呢?它在等待的是,“shims”最终一切可能发展成的法律后果。
微软一直以来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没有做太多有关Linux的事,那是因为所存在的许可规定还是有些怪诞离奇,若稍有不慎,一个失策的举措从最坏处考虑,也许会使得微软的产品成为“公共领域”资源,起码也将遵循通用公共许可证(GPL)。在传统的软件公司看来,GPL,也就是GNU,是一个扰人的荒唐事儿,特别是在当你有一项独一无二的发明,欲将其带到大众中来,并利用它来赚钱的时候。
应用在软件上,这个构想就是创建某种能够嵌入Linux的代码,而它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一些私权的代码能够运行在Linux下而不需要通过任何方式实际地与 Linux“接触”,就能将私权代码提交给GPL。这个方法就能够改变Linux的内在,而不需要以开源方式将代码与修改发布,也不需要像GPL所要求的那样,让其他人也能够使用。
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已经试图逃避Linux的GPL好多年,而这个shim的构想看似能成就许多人的想法。微软知道,Oracle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有了shim,微软就有可能做到以下的事情:获得一个Linux发行套件,例如SUSE;接着创建一个与SUSE核心对话的shim。将shim的源代码以及它所做的一切发布。接着使用一个私权微软的优化器,这样就能够使各种应用程序完美地运行在修改核心后的Linux上----但实际上这些是运行在shim上,而不是Linux上。这些对Linux的修改是以微软应用程序的指令通过shim来完成的,采用这种方式,就无须将其完全以开源方式揭示出来。我明白,较仓促地为了单一目的的代码集合创建出一个中间设备,这听起来还是有一些复杂。但我只要能说明以上我所描述的那些计划,这就足够了。
这项开发也许体现了自由软件运动精神领袖Richard Stallman的理念,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应为软件花费一分钱,除非是为支持服务付费。他已经在尝试改变GPL。他希望将GPL改造,从而能更好地反映他的自由软件思想体系,从开源运动中解放出来,也就是像“shim”这样的东西能够存在的地方。Stallman在2001年发表的精彩论文“The GNU GPL and the American Way”表述了初始的局面,你甚至可以看到在2001年他所倡导的思想。
因此,Linux是否最终会分崩离析,并为微软以一种众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所拓展利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weidonghuini 于 2006-11-17 23:35:16发表:
zjrhqilin 于 2006-11-17 15:57:36发表:
未来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