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熟悉UNIX的用户,都知道UNIX的filename是大小写可区分的,而微软系统则大小写不分。
其实,Linux已经有些微软化,大小写有些不分。
例如,foo.JPG与foo.jpg指向同一个档。
倘若有个/tmp2/foo.JPG存在。
mv /tmp/foo.jpg /tmp2/
等于是把/tmp2/foo.JPG删除,然后再将/tmp/foo.jpg搬到/tmp2/foo.JPG
功课:
个人怀疑,Linux应该有个机制来控制foo.JPG与foo.jpg是否指向同一个档?
有没有同学愿意试着摸索一下,然后发个帖子告诉红联的朋友们。
ben620 于 2011-01-10 22:39:21发表:
个人更习惯于区分大小写
zing840828 于 2011-01-10 17:18:33发表:
看来个人的见解都不相同啊!
相思爱文 于 2011-01-09 23:37:29发表:
在linux系统中挂载ntfs分区,可实现在同目录下建立名称相同但大小写不同的文件。在fat32中不可以。
shampoo 于 2011-01-09 20:21:56发表:
就是要给人看滴,才重要呀!
例如,
在/home的下面建立两个目录,
WangYu和DaBao,是一种做法
wangyu和dabao,是另一种做法。
第一种似乎可读性较高呢!
shampoo 于 2011-01-09 20:11:47发表:
嘿嘿,
我们讨论了这么长,所得到的结论是:
Linux的扩展名,不但没有区分大小写,而且随便怎么用都行呢!哈。
mengfei52306 于 2011-01-09 14:38:49发表:
我认为文件名本身区分大小写就够了,扩展名只是区分文件类型,jpg与JPG都是指一类文件,没必要区分,如dream.jpg,dream.JPG,DREAM.jpg这三个文件,只要区分是dream,还是DREAM就可以了
okzokz123 于 2011-01-09 13:31:18发表:
LINUX似乎不考文件名来定位文件 那只是给人看的不是给机器用的 机器的解释是靠文件的索引节点来定位文件 即使你改了名 ls -i 还是那个文件
wangyu 于 2011-01-09 13:23:07发表:
20# shampoo
哈哈,越来越有意思了
wurr707 于 2011-01-09 12:08:06发表:
各有利弊吧,习惯了就好
setlt 于 2011-01-09 12:01:21发表:
呵呵,还真没留意,下去试试
xk123 于 2011-01-09 11:37:38发表:
我在NTFS 和 FAT32 上测试 全部 都没法出现3个文件名,咋回事
一点要 Linux 挂接 FAT32?
shampoo 于 2011-01-09 09:39:51发表:
看来,似乎NTFS比较接近UNIX系统。
不过,长期以来我一直使用FAT32,主要考量是:
一。Linux对NTFS的支援是采取保留态度,如可读,不可写。
二。相机等周边,以前是使用FAT的格式。
三。NTFS无法降级为FAT。
《*.mp3和*.MP3显示的颜色都不一样。》
表示Linux还是保持原来UNIX的格调,对扩展名不理不睬。
相思爱文 于 2011-01-08 23:08:26发表:
原来如此,光看帖没试验。
记得在linux中,*.mp3和*.MP3显示的颜色都不一样。
在FAT32中,不能同时创建AA和aa 文件,ntfs中可以。
绿色圣光 于 2011-01-08 22:55:27发表:
原来如此~(e:e2s
绿色圣光 于 2011-01-08 22:54:22发表:
其实我的意思是,我没看懂,所以就不乱评论了……(o):tx
shampoo 于 2011-01-08 22:48:47发表:
大家快快给alick拍拍手,她找到了真相!
想起来了,我是在外挂的FAT32上面操作滴!
把FAT32挂到Linux,所有档名都是大小写不分滴!
alick 于 2011-01-08 22:18:21发表:
大叔好久不见啊:0)1
奇怪我在自己家目录下没发现是这样。莫非你是在非ext分区上做的操作?
shampoo 于 2011-01-08 21:58:10发表:
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没有如此的需求。
但是,某些特殊用户,他们经常必须在同一个目录下面产生数万个档,
虽然,档名可以一百多个字元,若容许大小写区分,档名不但可以较短,且命名比较有弹性。
shampoo 于 2011-01-08 21:53:24发表:
或许该说,大小写是否区分?对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意义的。
shampoo 于 2011-01-08 21:49:23发表:
对于程序员来说,区分是很重要的。否则一个3万行的程序,数千数万的命名将怎么办?
例如,
AA代表#define
Aa代表global
aa代表local
玉石破碎是很麻烦,
厚度若很够,就试试瞬间胶,但是瞬间胶容易变质失效。AB胶可以把小碎片补回去,但是厚度不够的话,就无法使用AB胶。
shampoo 于 2011-01-08 21:40:34发表:
你今天讲这话,还行。
20年前么?就不好说了。
举个例子,因为内存昂贵,系统慢,早期的档名只有8个或16个字元,若容许区分大小写,命名的选择便放大了四倍呀!否则,AA/Aa/aA/aa都指向同一个档。
shampoo 于 2011-01-08 21:34:57发表:
这就是前面我所说的MIME设定,这是十多年前就有的东西。
没有MIME与图示file manager,Linux的桌面无法走向windows的桌面。
我个人不反对如此的做法,究竟今天的电脑已经很快,且Linux也逐渐普及化。点击自动执行是必须的。
倘若把MIME的设定停掉,相信Linux所有档名都是大小写可区分,且扩充名并不具任何意义。扩充名只有在MIME的file manager里头有作用。令我意外的是,我是在shell的字符命令模式操作,系统不应该自动把.jpg和.JPG画上等号。
shampoo 于 2011-01-08 21:25:24发表:
你这是在NTFS测试的,我怀疑在FAT32等老旧的DOS分割,AA/Aa/aa/aA会指向同一个东西。
要试一下是很简单:
拿一个U盘,快速格式为FAT32,然后挂到Linux,
模仿爱文的echo,来产生三个档,
试试回到windows时,会显示多少个出来?怀疑,看到三个,但都指向某一个默认的档。
似乎DOS模式也有echo的命令,试试能否直接在windows产生三个档(NTFS与FAT32可能不同)。
shampoo 于 2011-01-08 21:16:14发表:
十多年前,Linux有个MIME的东西,摆在/etc下面。
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扩充名来和某支应用程序搭配,于是就非常类似windows,鼠标点击后,立刻自动执行。
印象中,得启动某个file manager,再点击图示。
相信今天的KDE/GNOME应该都内建了,奇怪的是,我没有使用KDE/GNOME,Linux不应该自动连接上去的。
我是如此发现的:
天天玩翡翠,相机所产生之图档很大,我就习惯用Imagemagick转换一次,来把大小减半,否则网络的上传非常麻烦。
当Imagemagick产生的.jpg被复制过去时,竟然将相机的.JPG给覆盖掉了。
shampoo 于 2011-01-08 20:58:37发表:
2# 相思爱文
呵呵,给爱文拍拍手。研究得挺深入!
一般,我只是在reiserfs的空间不够时,拿windows当垃圾桶。
感觉,windows有很多东西都是从UNIX复制过去的,如果和以前的DOS观念冲突或不搭配时,便加以屏蔽。
如今,Linux往windows靠拢,似乎电脑的操作系统即将统一了,是不?
wl0123abc 于 2011-01-08 17:38:47发表:
这表明linux朝易用性方面迈进了一步!
对于文件类型,没有必要区分大小写!
wb1989930 于 2011-01-08 15:41:31发表:
{:2_92:}{:2_92:}{:2_92:}学习下
绿色圣光 于 2011-01-08 14:54:21发表:
俺很笨,不会自作聪明……:0w5ty(1
wangyu 于 2011-01-08 13:43:59发表:
已经习惯了不区分,突然区分还真不习惯了呢
大叔,我朋友送的一块玉石,摔碎了,能粘上不,据说是河南的
vdnuiv 于 2011-01-08 09:05:05发表:
我觉得大小不分才方便呢
aloginka 于 2011-01-08 01:24:46发表:
还没这能力呢我。呵呵
age 于 2011-01-08 00:49:02发表:
[i=s] 本帖最后由 age 于 2011-1-8 00:50 编辑 [/i]
另一个问题就是扩展名
linux本身并不是以扩展名区分文件的, 可以认为是无意义字符
不过在桌面里, 却和windows一样, 根据扩展名选择打开文件的方式
不知是好是坏, 呵呵
相思爱文 于 2011-01-08 00:14:23发表:
可以用类似用foo_jpg这样的文件名
用_代替.
相思爱文 于 2011-01-08 00:09:19发表:
[i=s] 本帖最后由 相思爱文 于 2011-1-8 00:15 编辑 [/i]
这个以前没注意。
不过,很早前发现了,温豆丝系统也是区分大小写的,只是对用户不区分。
说得有点不明白,举个例子吧
在ntfs分区
echo AAAAAAAAAAAAAAAAAAA >AA
echo bbbbbbbbbbbbbbbbbbbbbb>aa
echo CcCcCcCcCcCcCcCcCcCc>Aa
在温豆丝中,会显示三个文件,但打开后显示的都是AA
可是,删除一个,三个全进回收站
在回收站中可以选择恢复AA、aa、Aa
恢复哪个,就是哪个,三个文件内容不同
我在温豆丝系统分区下,建立了windows目录,把WINDOWS目录下面的东东全部复制到windows中,结果,windows中的内容在温豆丝下是访问不了的。系统出了问题时,在linux中把目录改名(只改大小写,不移动位置),就可以瞬间还原。
和还原工具相比,恢复是可逆的,不会丢数据。
在widowns和WINDOWS中的文件(如图片),还可以使用硬链接。
系统中另外两个主要目录(用户文档和程序)没试验,应该也一样。
注释:本帖中,“温豆丝”指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WINDOWS指的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