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对于计算机各组件/设备的识别能力,与Windows系统完全不一样,因为各组件或设备在LINUX中都是一个文件。
了解主板的构造:
在linux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号文件都在/dev目录中
设备 Linux内的设备号
IDE硬盘 /dev/hd[a-d]
SCSI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与SCSI硬盘一样)
CDROM /dev/cdrom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dev/lp[0-2]
鼠标 /dev/mouse
磁带机 /dev/ht0(IDE)或/dev/st0(SCSI接口)
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磁盘分区(partition)不同时,其磁盘号还会改变。文件开头都是/dev,这就是放置设备文件的目录。
硬盘分区方法:
最简单的划分方法:在安装LINUX过程中,至少要有2个分区,一个是“/”,另一个是虚拟内存”swap”.适合小于1GB的硬盘,是种不太安全的划分方式。
比较麻烦的方式:在默认情况下,由于LINUX的操作系统都是在/usr/中,所以,可以将这部分划分的大一些。用户的信息都在/home下,也可以大一些。而/var下面记录的是所有默认服务器的登录文件,且邮件与WWW默认的路径也在/var下,这个空间也可以大一些。需要的目录如下:
/
/usr
/home
/var
Swap
建议分区方法:一个20GB的硬盘,建议分15GB给根目录/来安装LINUX,512MB给swap,另外的4GB不要分区,用于继续练习。并安装所有套件。
如果硬盘的容量比较大,LINUX的启动程序可能会找不到BIOS提供的硬盘信息,这不是LINUX的问题,而是因为BIOS本身无法支持这么大的硬盘。虽然LINUX得核心会取代BIOS而成功检测到大硬盘,不过,如果将引导分区安装在大于1024柱面以后,很可能LINUX就“可以安装,但无法启动顺利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引导分区规范在小于1024以内”即可。具体方法: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规划出三个区,分别是:
/boot
/
Swap
/boot只要100MB以内即可,并且要放在整块硬盘的最前面。
通常,LINUX主机会依照目录与主机的特性来分区硬盘,以达到比较好的管理效果。由于LINUX硬盘分区比较灵活,同时,LINUX硬盘分区程序fdisk功能很强,要做好分区,必须了解硬盘结构。
一般,主板上有两个接电缆的接口,(电缆就是用来连接硬盘与主板的连线),我们把这种接口称为IDE接口。为了区分硬盘读取的先后顺序,将主板上的这两个接口分别称为主要的(primary)与次要的(secondary)IDE接口。或者称为IDE1与IDE2。
每一条电缆上还有2个插口,即,一条电缆可以接2台IDE接口的设备(硬盘或光驱),如果有2条电缆,一个主板在默认情况下,应该能接4台IDE接口的设备。
如果还有光驱,那么最多就只能再安装3个IDE接口的硬盘。
IDE\跳线 主 从
IDE1(Primary,主) /dev/hda /dev/hdb
IDE2(secondary,从) /dev/hdc /dev/hdd
如何识别硬盘分区:
硬盘分为2个区域,一个是放置这个硬盘的信息区,称之为主引导分区(Master Boot Recorder,MBR),一个是实际文件数据放置的地方。MBR记录引导程序与磁盘分区表。一旦MBR物理实体损坏时,那么这个硬盘就差不多报废了。如果系统找不到分区表,就无法使用这块硬盘。
简单来说,硬盘分区就是在修改这个分区表。
通常,由于这个MBR块的容量有限,所以,当初只涉及为4个分区记录,这些分区记录就被称为主分区及扩展分区(extended)。也就是说,一个硬盘最多可以有4个(主+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因此,如果要分成4块磁盘分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形式:P+P+P+P P+P+P+E
注意,3P+E只有3个可用磁盘,要4个都可用,就要分成4个主分区了(因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划分为逻辑分区才行)。
假设将硬盘分区分成3p+e,那么e其实是告诉系统,磁盘分区表在另外的那份分区表,也就是说,那个扩展分区其实就是“指向(point)”正确的额外分区表。本身扩展分区时不能在任何系统上使用的,还需要额外将扩分区分成逻辑分区才能使用,所以,通过这个扩展分区,可以分成5个以上可用的分区。
也就是说,如果分区超过4个,一定要有扩展分区,而且必须将所有剩下的空间都分配给扩展分区,然后再以逻辑分区来规划扩展分区的空间。另外,考虑到磁盘的连续性,一般建议将扩展分区放在最后面的柱面内。基本上,逻辑分区的号码可达63号。
我的安装过程:
Drive/dev/sda(76317MB)
Free
为了避免出现LINUX的启动程序可能会找不到BIOS提供的硬盘信息的情况,首先增加一个/boot分区,大小为100MB
/
设备 挂载点(RAID/Volume) 类型 格式化 大小(MB) 开始 结束
/dev/sda
/dev/sda1 /boot ext3 Y 102 1 13
/dev/sda2 / Ext3 Y 20003 14 2563
/dev/sda3 swap Y 2000 2564 2818
/dev/sda4 扩展分区 54212 2819 9729
/dev/sda5 /var Ext3 Y 10001 2819 4093
/dev/sda6 /home Ext3 Y 10001 4094 5368
/dev/sda7 /usr Ext3 Y 10001 5369 6643
/dev/sda8 /backup Ext3 Y 4997 6644 7280
引导程序被安装在 /dev/sda2 中。
手动设置网络: localhost.localdomain
zsdolphin 于 2012-12-27 22:33:23发表:
跟着楼主的步伐前进 前进 前进进
lazycat_work 于 2010-05-06 18:34:03发表:
恩,加油!
太阳之光 于 2010-05-06 08:12:31发表:
哇???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不是一般的菜鸟!!!加油!!!
duanmei 于 2010-05-05 21:16:52发表:
谢谢,常看看
lazycat_work 于 2010-05-05 15:24:43发表:
呵呵,刚开始学,还很菜。。。。多指教哈
vdnuiv 于 2010-05-05 14:52:30发表:
基本知识常复习
王中云 于 2010-05-05 13:53:32发表: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