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军资讯 作者:米晓彬
操作系统是张没人敢揭的皇榜
中国软件业,尤其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软件,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游戏)在过去10年来,都取得了高速发展,腾讯、盛大、金山以及多家杀毒软件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上,中国却仍止步不前,目前微软的Windows系统(包括到盗版Windows)仍牢牢地统治着中国个人用户的电脑。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操作系统的研发,毕竟这是这是整个软件业,乃至IT业的一个基础,更涉及到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等重要领域。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大笔资金去搞研发,据说,操作系统已经被列入863计划。操作系统相当重要,软件圈有人甚至比喻成“揭皇榜”,足见国家重视程度。但至今,操作系统的皇榜似乎没人敢揭,那么未来谁最有可能是揭榜者呢?
笔者认为,操作系统这张皇榜分量实在太重,国内如果不是拥有雄厚研发实力去的企业,绝对想都不敢想,那么,到底哪些企业未来有实力和胆量去揭下操作系统这块皇榜呢?
第一名 中移动
中移动从实力上有条件做操作系统,中移动有5亿多的注册用户,据说这还是一个特别保守的数字。中移动的收入仅三季度就达到了千亿规模,年收入在四千亿以上。
政府担心中移动一支独大,在分配3G牌照的时候,也把铁通和TD扔给了中移动,从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三家运营商。联通牵手iPhone似乎强了先机,中移动则联手谷歌和众多手机和PC厂商推Ophone,也是来势汹汹;在互联网领域,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已经超过了MSN,进入了前三名的即时通讯工具。
其实,如果真想通过某个业务平衡中移动,降大任给中移动,国家真不妨把操作系统的担子交给中移动来挑。一则,中移动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完全有能力去做;二则,当手机网和互联网融合时,操作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中移动的软肋,中移动也有责任去做。
第二名 腾讯
腾讯不像中移动那么有钱,但每年约百亿人民币收入,最近已经达到3000亿的市值,让它跻身全球三大互联网公司之列。腾讯做操作系统不仅是有实力去做,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腾讯未来发展的必选的战略之一,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条件甚至远远超过了中移动。
一个是腾讯自身的应用软件体系非常齐全。这几年,腾讯在应用软件客户端方面开疆扩土收获颇丰,涉及业务囊括了大部分应用软件领域。QQ、TM已经占领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市场,QQ影音、QQ音乐、QQ旋风、QQ输入法、QQlive、QQ医生、TT浏览器、邮件客户端foxmail。如果腾讯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即便不安装其他软件,仅仅依靠QQ系的软件,就足以满足普通上网用户的基本需求。
第二是腾讯很多产品在linux等开源系统、手机系统上有很强的兼容性。例如QQ就推出了linux和苹果以及面向各种手机系统的版本。当QQ系的应用软件全部兼容Linux的时候,完全可以学习谷歌,将Linux改造成QQ的操作系统。QQ和linux的Logo都是小企鹅,ogo也非常相似,容易进行品牌延展。
第三腾讯参照微软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体系。腾讯在深圳建立的研究院,以及为腾讯出品了多个产品如QQ影音、QQ输入法等,市场反应都还不错。腾讯公司的多名高管也来自微软,譬如原微软MSN高级项目经理熊明华。我记得祝志军在博客里对腾讯的研发能力非常感慨:腾讯研究院下面的桌面产品部五六十人作出的四款产品,在互联网里有四家公司上千人在做。
第三名 百度
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已经联手中移动在做手机操作系统。照此推理,华语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进军操作系统,应该也是一件比较靠谱的事儿。百度在产品上的优势并没有腾讯那么明显,强项是搜索技术,中文分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最近李彦宏提出的开放的框计算,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百度操作系统的雏形。
和腾讯的封闭的产品体系不同,百度的框计算更多特色是开放性。用户把需求提在搜索框里,百度通过分析获得用户的需求,再把这些需求和框计算平台的各种应用进行匹配。框计算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用户和应用解决的匹配平台。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框计算,本质是一个网络版的操作系统。
聚合应用、搜索应用、匹配应用,如果百度将框计算完美实现,其实也在完成一个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第四名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最早期的投资人是日本的软银。孙正义这个曾投资过雅虎的日本投资公司,一度成为微软的宿敌。而软投资的阿里巴巴尽管从事的是电子商务,旗下却有一个软件平台----阿里软件。
阿里软件的思路并不复杂,他们为所有的中小软件作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软件作者可以把产品上传到平台上,设定价格。最终这个软件会集成在阿里旺旺的软件百宝箱里。阿里软件做了两件事儿:一是提供了支付手段,第二是让阿里巴巴淘宝以及旺旺成为推广平台。
不过,现在阿里软件已经暂停第三方应用的接入,官方页面提示要到2009年底才能恢复。因为9月10日,阿里云计算团队以独立身份出现,“阿里云”子公司正式成立。阿里云计算的班底正是原阿里软件和B2B以及淘宝的底层技术团队组成。
无论是阿里软件还是阿里云计算,都显示阿里集团在软件制作者方面的资源和人脉,人这些恰恰是制作一款操作系统避不开少的条件。
以上是国内的四家有可能涉足操作系统的企业,而在全球,除了微软,未来有两家企业极有可能进军PC操作系统:
1 谷歌操作系统 ChromeOS的截图已经乃至视频在网上已经是随处可见,谷歌系统一年内发布,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谷歌能在操作系统上有所建树,得益于两点:一个是他们也有类似腾讯的丰富产品线----从Google talk、gmail、picasa、谷歌地球;第二个,谷歌在移动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移动操作系统不但迅速建立新的标准,而且能和中移动联手,并得到大多数手机和PC厂商的支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 诺基亚 诺基亚有着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塞班,这套系统已经运行于绝大多数的诺基亚的智能手机上,但诺基亚并不满足,最新型号的N900运行了他们自己研发的Maemo平台,这款手机的屏幕分辨率高达800×480像素,超过十年前的电脑屏幕分辨率。而诺基亚的上网本也在十月份上市。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方面,遭遇了苹果的冲击,丧失了先机,在上网本、高端智能机方面是否会发起新一轮反击,我们不得而知,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或者延续手机操作系统的成功,那样胜算会更大。
总结:
以上六家企业只是可能进入PC操作系统的候补队员,而事实上,已经很多公司开发出性能不错的产品:
苹果的雪豹一直在和Windows暗暗较劲,这个被人们看成是高端品牌的系统升级费用,竟远远低于微软的windows7 ;linux阵营也有不错的产品问世,Ubuntu 9.10(Karmic Koala)已经于2009年10月29日发布,它也是Ubuntu系统的第十个发行版,该版本有着和Window7一样绚丽的界面,但却完全免费。
中国3G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联通和iphone的联合,以及中移动和谷歌的联合,中国电信也在寻求诸如黑莓和电子书产品的合作。但无论是哪个电信运营商,如果想牢牢控制住终端,用户,乃至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市场,都必须控制一个链条的一环。软件商店、应用商店、OVI,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个开放平台,也可以说,这也是某种形式的操作系统。
云计算的重要特点是把应用放在服务器上,通过散步的网络计算能力形成的“云”来计算。如果云计算是个开放的平台,那么未来的操作系统将会越来越简单,甚至不太需要考虑和本机硬件的兼容性,甚至不用考虑驱动问题;这样的系统无疑变得越来越瘦身,也越来越简单,相信有了云计算,会有更多企业涉足操作系统。
miling 于 2009-11-13 00:02:23发表:
太冷,得多穿几件衣服
twotighers 于 2009-11-12 21:34:21发表:
:0wszxc
shenhao0129 于 2009-11-12 21:25:29发表:
开发通用操作系统这个东西确实有点难度
王中云 于 2009-11-12 14:46:42发表:
硬件驱动与兼容性必需考虑,不然本机性能会太差。至于云计算不过是集中罢了,有高性能的个体机才有更强大的云
helloland 于 2009-11-12 14:42:05发表:
微软十来万员工呢?
什么概念呢?
greatesteclipse 于 2009-11-12 14:29:05发表:
雷死我了0:5ty(
fubo880 于 2009-11-12 12:53:49发表:
操作系统不是做不了,但通用操作系统不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就可以做得出来的.没有人支持,你用什么驱动,不要说你可以写显卡这样的驱动,如果没有硬件厂商的文档门都没有.还有编译器用什么的.不要说自已去写,国内没有听说有人能写这个.还有就是应用程序.不要说自已写自已用.
绿色圣光 于 2009-11-12 12:02:44发表:
当然不是,这篇文章是中国人写的……dfilesa 于 2009-11-12 10:40:06发表:
四家中国公司,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