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U盘(正式名称为Live USB flash drive,简称Live USB),在台湾地区称为“自生系统”。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普及自由软件之路?有何根据?
2004年,Knoppix Linux发行版首创Live CD发行模式,遵守ISO 9660国际标准。2006年,Ubuntu发行版进一步发扬了这种发行模式(同时可用Live CD安装系统)。2006年年底,一位台湾工程师提出Live USB(即自启动U盘)的概念。2007年2月,法国Mandriva Linux发行版率先采用Live USB发行模式,遵守所谓“CLOOP”(Compressed LOOPback Device)规范。2007年年初,国内出现自启动U盘(内装Ubuntu 6.10)。这是历史事实,不必争议。
为什么说,Live CD/USB模式是普及自由软件之路?当今,Linux发行版多达300余种,但是,采用Live CD发行模式的就有263种(请见:www.livecdlist.com),足见这已经成为发行Linux版本的主流模式。2009年年初,首次出现商品化Live USB模式的Ubuntu发行版,4GB容量的报价为21.95美元一块。这是客观事实,毋庸置疑。
现今,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官方认可的GNU/Linux发行版只有gNewSense Linux发行版一种,但是,因为它很新(其2.3版本在今年9月13日刚发行),没有收录到www.livecdlist.com国际列表之中。虽然gNewSense官方网站提供了制作Live USB的工具,但是,不曾见过国内有人实际动手制作,也不曾见过gNewSense的Live USB发行模式的正式产品。10月22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自由软件主题讲演活动的现场,公开演示gNewSense的Live USB发行模式是一项具有一定新意的举措,决不是“U盘自动”的老套表演。注:今年10月23日,微软也确认从USB端口启动计算机,再由此安装Windows 7。
当前,Windows用户占据了全球桌面用户的绝大多数,而且,还有强大的Windows生态保护圈在起作用。因此,普及GNU/Linux的明智之举就是采用Live CD/USB发行模式,这已成为全球IT业界的共识(请见上述Live CD列表)。基于GNU/Linux发行版(gNewSense),进一步衍生出各种中文化定制版,是在我国普及自由软件(免安装模式)的重要发展途径。
说明:在今年9月19日,白清杰同志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庆祝《世界软件自由日》的现场,公开演示内含Ubuntu系统的U盘如何启动计算机,引起我的注意(以前我并不认识他)。事后,经过电话沟通,发觉此人比较精通Live USB的制作过程。于是,我建议他尝试制作gNewSense的Live USB(即自启动U盘)版本(当时还是一个空白)。我不曾料到的是,在我从Kanas(喀纳斯)度假回京(10月9日)之后,得知他已制作成功,我深受鼓舞。为此,联系有关方面,推荐他在一个公开场合演示gNewSense的Live USB版本,但是,令人感到意外地当场被取消。事实的真相,在必要时,我愿向公正的第三方权威媒体详细披露。
文/袁萌
Sniper0018 于 2009-10-29 14:49:47发表:
[i=s] 本帖最后由 Sniper0018 于 2009-10-29 14:53 编辑 [/i]
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帖子在传啊?
CSDN 谁不知道 袁萌的棺材都是Ubuntu(自启动)直播(鲜活)的U盘做的 ???
pinla 于 2009-10-29 00:03:10发表:
带着个U盘也没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