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当前位置: 红联Linux门户 > IT业界

下一代内存技术发展趋势面面观

发布时间:2009-05-12 15:30:44来源:红联作者:haibian
[i=s] 本帖最后由 haibian 于 2009-5-12 15:33 编辑 [/i]

******************************************************************
来源:《个人电脑》 作者:张岩
发布日期:2008-03-14
声明:本文转载自 网站----个人电脑,此处不涉及商业用途******************************************************************
如果没有高速内存的配合,CPU或GPU运算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在计算工业中,芯片性能的提升往往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芯片自身运算能力的提升,其二就是获取数据能力的增强,也就是拥有更高的内存带宽。那么,接下来就必须得到内存技术的配合,倘若内存工业未理睬CPU/GPU的技术跃进,那么CPU和图形厂商只能在那里干瞪眼!

基于应用需求的不同,涉及大量图形数据处理的GPU需要更快的内存支持,GPU自身也因此具有惊人的内存位宽----譬如目前GeForce 8和Radeon HD 3000所流行的512bit位宽,这相当于PC双通道内存的4倍!另一方面,GPU必须与频率更高的显存芯片配合,由于高速显存总是颇为昂贵,顶级显卡也因此价格不菲。而与CPU交互的主内存对容量敏感,在高昂的价格面前,主内存不得不牺牲速度----如你所见,PC主内存的速度总是比显存慢得多,但容量却高出数倍。


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无论是显存还是主内存,速度都是越快越好、容量越大越好,内存工业朝着这个共同的方向前进----现在,我们将看到DDR3技术进入主流,而JEDEC(美国的电子工业会EIA旗下组织,掌握DRAM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开始了下一代DDR4及其后续技术的制定,而尘封多时的Rambus XDR在PS3游戏机中重获新生,差分信号技术与串行内存重新出现在日程上----在CPU和图形工业开始朝着多核迈进的同时,内存工业也在酝酿同样的技术革命。

摩尔定律最初所指的只是存储器件而非CPU,直到今天,摩尔定律依然在DRAM存储器领域发挥效用。我们可以看过,DRAM存储器每隔2-3年,容量就会增加一倍,DRAM的带宽大约每隔三年增加一倍,这个步伐也与CPU和GPU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主内存领域,虽然AMD仍然坚守DDR2阵营,AMD希望延长DDR2的生命,为此向JEDEC推荐DDR2-1066规格,虽然未获得积极的回应,但已经有不少内存厂商推出DDR2-1066规格的内存产品。而英特尔则继续扮演技术领导者的角色,义无反顾投入DDR3体系的推广,现行的“3”系列芯片组开始提供DDR3规格的支持,而新一代“4”系列芯片组则一步到位支持到顶级的DDR3-1333,这意味着DDR3内存将在2008年进入主流。与AMD类似,英特尔现在计划将DDR3规范提高到2133MHz的速度,以进一步增强自身平台的性能优势,但现在同样未获得JEDEC的认可。JEDEC现在的重点在于下一代DDR4的开发以及未来内存技术的发展方向----按照JEDEC的规划,DDR4将在2010年后进入市场,而届时四核心处理器将进入桌面主流,超多核架构的产品也开始入市,更强大的运算力无疑意味着更高的数据渴求,高带宽的DDR4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
[attach]14112[/attach]

内存技术发展趋势,每隔2-3年频率提升一倍。

图形技术领域则有两种选择:一是GDDR3和GDDR4,另一个就是Rambus的XDR技术。GDDR3目前仍是显卡的主流选择之一,但它在技术上其实仍然隶属于DDR2体系----GDDR3的基本架构与GDDR2相同,但有两点差异:GDDR3的数据选择脉冲(DQS)采用点对点设计,数据读取的DQS与写入的DQS彼此独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读取之后如果马上进行写入时,不必再等DQS的方向转变,由此实现读写操作的快速切换----相比GDDR2,GDDR3的读写切换动作可以少一个时钟周期。GDDR3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不再沿用GDDR2的“推式(Push Pull)”接收器,而将其改为伪漏极开路方式(Pseudo Open Drain),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获得更小的ODT能耗。除了这两点之外,GDDR3与GDDR2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两者都采用4bit预取机制,技术上属于典型的DDR2体系。GDDR3的最高频率可达到1.8GHz,这种规格的显存曾在nVIDIA与ATI的高端显卡中出现,但由于GDDR3性能潜力到此为止,内存与图形厂商在此后都将重点放在GDDR4。

GDDR4显存在中高端显卡中较为常见。与GDDR3不同,GDDR4基于DDR3架构开发,它采用8bit预取机制,数据传输频率可达到核心频率的八倍,加上GDDR4显存通过使用Cutting-edge最尖端的Data Bus Inversion(数据总线转位)及Multi-Preamble(多重前同步码)技术,使其在理论上相对GDDR3的运行效率提升了56%,GDDR4显存因此能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和更强的性能。尽管目前商用化的GDDR4显存频率在1-1.4GHz级别(对应数据传输率为2-2.8Gbps,每引脚每秒传输2-2.8Gbit数据),但2GHz频率的产品早已出现,它所对应的数据传输率达到4Gbps,以顶级的512bit位宽计算,GDDR4系统总计可以提供260.50GBps的惊人带宽,这足以轻松满足新一代旗舰显卡的高要求。当然,高频GDDR4也必须面对高功耗、高发热的问题,制造成本也颇为高昂,这也是当前GDDR4显存停留在1-1.4GHz速度的主要原因。

【注】:更多内存技术信息请参考以下链接下一代内存技术发展趋势面面观
文章评论

共有 1 条评论

  1. haibian 于 2009-05-12 15:35:59发表:

    本来想换电脑,看来还是等一等吧。到时整个四核的,想必牛皮极了{:2_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