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成简体中文
这是一本剖析Linux常用目录及文件的专著,它打破以往图书偏重介绍命令语句的惯性思维,以系统目录架构为主体,并设计查询功能,以协助读者建立对Linux操作系统的整体观念,而不再仅限于对某些服务或设置的片面了解。
本书提供了完整的系统启动流程图,为读者说明各个目录与文件在开机流程中的作用。以Linux kernel为基础,列出基础且必要的目录结构,可通用于以Linux kernel为核心的各类操作系统。对于修改系统、设定服务,或是设定X Window等必须熟悉的配置文件,以专章篇幅做详细的介绍。依各类应用程序在执行时所须加载的函数库文件,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说明其规则或标准。完全解析“主目录”的功能,延伸用户登录的流程及X Windows的操作功能。充分掌握日志文件与暂存信息,引导读者做好“系统管理”的核心工作。以功能分类的方式,详列本书中的各项目录及文件的索引,方便读者查询与使用。
邱世华(Juergen S.H. Chiu),台湾鸿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拥有RHCE(Red Hat Certified Engineer)资格认证,并任教于台湾多所院校。
专长:
Linux系统硬件验证与管理
Linux Clustering Tech(HPC HA、Loading balance)
Linux各种服务器的管理
Red Hat / SuSE Certification tool
网络TCP/IP协议
刀锋服务器管理
著作:《Linux操作系统之奥秘》
购买地址:http://item.eachnet.com/prd/1221114045708345_prd.html
目录:
第1章:Linux目录的基本概念
在这一章中,试着要告诉读者的是,在用户看到所有目录之前,Linux到底是按照怎样的标准或程序,将目录挂载进系统的,毕竟凡事都有一个源头及根基,知道这些事情,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了解目录或文件所代表的意义。
第2章:不同启动模式的目录
操作系统或系统的应用方式不同,启动的模式可能都会不同,尤其现在Linux被应用的范围很广,已经没有人敢说某一个操作系统一定是通过硬盘启动,有可能是用一个硬盘、U盘或网络就可以进入Linux,而其中的差异就会牵涉到使用不同的Linux目录。
第3章:Kernel Space与User Space的桥梁----虚拟文件系统
Linux下面有许多目录或文件,不一定是真的存在于一般的文件系统下(像ext3),很多是通过特殊的渠道让用户可以看到,但并不是真正的目录或文件,可能只是一个功能的开关,而这些都属于虚拟的文件系统,在这一章会有详细的介绍。
第4章:应用程序目录
每一个操作系统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应用软件,但这些应用软件所需要的执行文件或所须载入的函数库都放在哪里?本章会将大部分应用软件所遵循的规则或标准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第5章:用户的主目录
当用户一登录到Linux操作系统时,就会拥有一个有完全使用权限的目录,我们称为“主目录”。在这一目录下,用户可以完全的操作权限,但如果不知道主目录中有哪些目录或文件可以改变一般用户的登录流程或X Window的操作,就会浪费主目录的权限了。
第6章:系统配置目录
很恐怖的一章,因为文件太多了,光是这一章就要占用非常大的篇幅,当然,在这下面的主要目录或文件,都是一些系统及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如果要熟悉如何修改系统、配置服务或是X Window的配置,本章的内容是一定要看的。
第7章:日志文件与媒体挂载目录
要管理好一台系统,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完全掌握每一个系统所发生的信息都输出到哪了,本章就是将大部分读者会使用到的信息或临时信息展现出来,让读者在以后管理系统时,不会不知道该错误信息或临时配置文件存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