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Linux和安利

发布时间:2008-11-10 11:12:48来源:红联作者:Dienems
  来源:newsmth bbs,作者:hyperLee

  前一阵子看过一个笑话,说是安利生产两种营养品,一种A是从西红柿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B是从西红柿肉中提取出来的。本来一般人只要吃个西红柿,两种营养就比例了。可是安利总是忽悠人买其中一种营养品A,而且总不忘推荐人买B,说只有这样,才能营养均衡,于是有些傻逼就掏钱买瓶A,然后再掏钱买瓶B,却不知道只要多吃几个西红柿就完了。

  安利的思想其实有点像linux(谁先谁后不是重点),每种产品只完成一项功能(linux的哲学也是每个程序把一项任务做好),但是用户要买的时候,往往要附带买一批产品。(linux中要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要调用一堆程序,典型的比如发邮件,你得用文本编辑器编辑邮件,然后用sendmail送信,收信还有专门的程序,读信也要专门的程序,我不知道添加附件是不是也有专用的程序)

  如果说安利的做法,可以为它带来利润,我可以理解。但是linux这么做,出于什么“哲学”就十分让人不解了。接受发送Email,如此整体性的事情,偏偏要分解成如此琐细的任务,是不是让人恼火。

  又比如tar,被定义为“打包程序”。假设你跟别人说一句“把某某文件打个包发给我”,别人肯定发过来一个zip或者rar或者7z的压缩包,没有人会弱智到只打包而不压缩,因为打包活动中包括压缩是多数人的默认值(除了某些已经掌握了linux“哲学”的人)。

  或许很多年以前,确实有“只打包而不压缩”这种需求,但是现在不同了,在ghost都懂得压缩一下的年代,“只打包不压缩”基本属于智障儿的要求。linux不懂得与时俱进(也可能是开发者没有能力与时俱进,因为没有组织花的协作),只会让人越来越觉得怪胎。因为不可被理解,我只好把它定义为怪胎。安利虽然也这么做,而且做的很无耻,但是他可以被人理解--所以它不是怪胎。

  现在GNU终于有了组织有了协作,终于可以做出thunderbird, Evolution这样真正意义上的软件来了,真是可喜可贺。恭喜linux又朝非怪胎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小步。
文章评论

共有 10 条评论

  1. wang7131984 于 2008-11-10 21:10:09发表:

    对头,LINUX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来定制.打包跟压缩很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况TAR命令已经整和了GZIP压缩了.不过有些家伙确实走了误区,有人兴奋的对我说,LINUX功能好强大,不用像WINDOWS那样点菜单打印,而有直接的命令..........在某些人眼里或许CD与LS也能作为对WINDOWS反击的武器,我想他们永远也不能学会使用LINUX,因为在这些人眼里LINUX只是一个怪物.

  2. ipitx 于 2008-11-10 20:52:32发表:

    引用:
    原帖由 375003789 于 2008-11-10 11:55 发表
    这就如同人从邮递员那里收到一封信一样,与邮递员交流,拿信,拆信,读信,都要动用大脑不同的区域,就如系统中各司其职的模块,各自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整个过种不是一个模块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杂而 ...


    支持一楼,你把Linux精髓说出来了.这也体现了Linux的一个方面的优越性:可移植,可DIY.

  3. sgx 于 2008-11-10 20:41:39发表:

    不知所云!无聊至极!

  4. 没本 于 2008-11-10 19:44:04发表:

    你得为安利的每件商品付费,而Linux不用。如果你吃葡萄连皮吃,难道我就不能专吃不带皮的葡萄了?

  5. wangdu2002 于 2008-11-10 19:14:26发表:

    Unix其实有许多想法的,楼主了解的不多,只是习惯于从Windows的度看问题,而世界是多样化的。前几天在LinuxToy网站看到一本很好的电子书,
    叫做开源世界的旅行,写得很有中国文化的特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来看看。你可以不赞同书中的各种观点,但了解下会受到启发的。

  6. zhujs 于 2008-11-10 13:42:00发表:

    各有各的爱好

  7. xcwen 于 2008-11-10 12:54:24发表:

    这是一种有有趣的心态。。
    就比如编码用不同的IDE,还不如只用vim或emace。

  8. techxuan 于 2008-11-10 12:27:25发表:

    系统中的程序是由各个小模块构成的,就象一座高楼大厦,也是由水泥、砖头、钢材等等组成。把一个大的模块分成各个小模块,其中小的功能模块可以再由其它程序使用,这就是资源的可再重用性了,同时也提高程序的维护工作,比如,我要增加某些功能,我只要把某个小功能模块更改了,其它使用这小模块的程序间接的拥有我更改后的功能(这是C++语言中的类的特性,继承、派生、重载)。返过来说,如果把程序的各个功能都由一个模块独立完成,可想而知这工作量是多大,维护工作就更不用说了。
    呵呵,以上是各人观点。

  9. -scofield- 于 2008-11-10 12:15:12发表: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矛盾的统一性是不是在中学就讲过了呢

  10. 375003789 于 2008-11-10 11:55:51发表:

    这就如同人从邮递员那里收到一封信一样,与邮递员交流,拿信,拆信,读信,都要动用大脑不同的区域,就如系统中各司其职的模块,各自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整个过种不是一个模块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杂而不精,在源码水平上,这种一次包全的模块很难在优胜劣汰的开源工程中存活下来。
    作者不满,为什么不自己解决呢?一个脚本不就能完成了?喜欢GUI操作,这种软件更是多,随便选。
    打包和压缩本来就是不同前提和不同需求下的操作,比如man页,就加快速度优先,而网络传输,就减小体积优先,作者自己用不到,不要说它没有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