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敬华 出处:PCWorld
摘要:外资频繁投资中国软件企业,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国软件企业来说,国外投资究竟是福还是祸?
--------------------------------------------------------------------------------
易观国际最新《中国软件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05-2006》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全年销售额为324.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22.2%,中国软件市场厚重的商机渐显。随着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强,盗版软件遭受重创,软件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国内软件企业的春天到了。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国内软件企业由于长时间饱受盗版折磨陷入资金匮乏的困境。
一直以来,国外软件企业在国内软件企业的齐心抵抗下无法进军国内ERP市场这片圣地。微软成功曲线入驻浪潮,国内ERP市场纯正的血统被打破,微软借浪潮之力参战国内ERP市场,国外企业借助投资进军国内软件市场的真正意图显现出现。最近,外资频繁投资中国软件企业,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国软件企业来说,国外投资究竟是福还是祸?
不久前,微软成功曲线入驻浪潮,成为浪潮名正言顺的股东。早在谈判过程中,微软已经开始了对浪潮软件的技术渗透,目前浪潮研发的最新版ERP软件全部是基于微软的.NET技术,这标志着微软已经成功控制了浪潮的核心技术。不仅如此,微软还积极为浪潮软件免费培训技术工程师,种种“义举”只是为了完全控制浪潮软件的核心技术,将浪潮软件所有的产品全部刻上“微软制造”的大印。
目前,浪潮软件已经成为微软.NET技术的庞大阵营,一家软件企业失去了自身的核心技术,未来前景不免令人堪忧。当基于微软.NET技术的产品成功渗透后,微软将是最大的利益者。使用了微软.NET技术研发的产品,只能运行在微软的平台上,微软全线产品将会集体受益。不久后,资金雄厚的微软,将浪潮收入旗下也绝不是危言耸听,那时的浪潮软件将会成为地道的美资企业,不会有中国血统。由于微软近年屡屡得手中国最优质的软件公司,这让不少中国软件人士开始担忧。今年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的用友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递交的个人提案中特别强调了,要谨防国际寡头企业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资本控股或收购的方式吞灭中国的这些“龙头企业”。
微软并不满足于参股浪潮一家的辉煌战绩,微软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第二期的长期投资协议中,第一条就是微软未来5年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与中国软件企业合作和投资。虽然1亿美元听起来并不算是个大数字,再加之前曾传闻的“微软10亿美元收购用友”,但外资渗透进入中国软件产业的形势不得不引人深思。大批外资采用高价诱惑国内软件企业,中国软件企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重金诱惑下,部分软件企业也做出了无奈的选择,毕竟不接受投资则意味着死亡。最近,其他几家致力于ERP市场的外资软件精英,开始投资中国软件企业。
5月16日,神州数码管理系统公司(DCMS)也宣布和韩国工程服务公司INOPS合资组建一家产品公司。韩国INOPS参股30%通过DCMS顺利进入中国市场。5月17日,英国赛捷集团宣布,在收购了自己在上海的两家代理商----吉盟星公司和华拓软件公司后,该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赛捷软件(上海)公司。这间新公司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市场推广管理软件。5月22日,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SAP宣布入股东软集团,合作发展ERP管理软件。三家外资企业分别通过投资的方式,轻松分食国内ERP市场,一向平静的国内ERP市场被频频的投资打破。
在没有外国企业投资时,国内的企业一直严守着国内ERP市场的圣地,拒绝外来企业的抢食。国内企业对ERP的认知程度逐渐加强,ERP市场的需求渐趋旺盛,在国内企业的严防下,外国ERP软件厂商一直徘徊在市场的外围。一块肥肉在嘴边却无法享用,深知国内软件企业缺乏资金,外资变换了一种策略,突破国内软件厂商的封锁防线。微软成功曲线入驻浪潮,国内软件厂商精心筑起的防线已然被攻破。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注入中国软件企业,国内软件企业的格局不久将会改变。国内软件企业在接受投资时,必须时时警醒,防止外资借投资善举试图垄断国内软件行业的阴谋。何去何从,国内软件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应对,一旦失策,国内软件企业将无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