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Linux门户
Linux帮助
当前位置: 红联Linux门户 > IT业界

谷歌十年成长与微软对弈市场

发布时间:2008-09-17 16:28:17来源:红联作者:jerry520
 在通向互联网世界唯一窗口的浏览器市场,谷歌Chrome再一次抢了微软IE 8的风头。

  10年前,人们无从想象这一幕将如何发生,那时的谷歌全部资产只有10万美元、4台电脑和10名员工;而微软已是年营业额超过110亿美元的软件巨头--微软会将包括苹果、IBM和Novell在内的很多公司视为敌人,但名单里绝对不会有谷歌。

  而当谷歌一旦明白了如何利用搜索赚钱,它就成为微软最可怕的对手。2000年,谷歌开始凭借Adwords这一崭新的模式获得大量收入:当一家公司买下相应的关键词,人们在谷歌上搜索这一关键词时,该公司的广告便会出现在旁侧的条栏中。这种模式出人意料地备受欢迎,谷歌迅速成为一家高盈利高增长公司。

  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不知不觉地与微软发生了竞争--谷歌自然期望人们将更多注意力投向网络上的广告,那么,它也必然希望人们打开电脑后花在桌面应用程序上的时间能转移到互联网上。

  问题是,谷歌有能力让人们完成从桌面应用程序向在线应用程序的迁徙吗?

  对微软而言,不幸的事实是谷歌从其建立之初便储备了这样的技术能力。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斯坦福实验室创建谷歌雏形时买不起大型高性能服务器,只能把普通便宜的电脑连在一起,用分布式计算的方式来将它们组成一个协同工作的超级系统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云”计算。这种架构的奇妙之处在于,系统可以不断加入普通主机来增强系统的计算和储存能力。

  谷歌意识到,“云”不仅可以处理搜索,也可以提供存储和在线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人们不必依赖个人电脑的硬件和操作系统。2001年5月加盟谷歌成为CEO的埃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对《连线》编辑约翰?巴利(John Battelle)说:“谷歌核心资产是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数据中心。”

  2002年,谷歌开始研发非搜索业务。2004年4月1日,谷歌在愚人节发布了一个不是玩笑的玩笑,它推出免费的、拥有1G容量的Gmail邮箱,那时微软的Hotmail邮箱不过20M。这是Google在线运用程序的初体验。此后,谷歌发布了诸多Beta版(测试版)小程序,从新闻阅读器,到Gtalk,再到地图这些杂乱无章的产品让人们兴奋却又不知谷歌想做什么,甚至有人嘲笑它患上了注意力缺乏症。

  而微软在2003年已有所警觉:12月,比尔?盖茨发现谷歌在大量招聘和搜索业务无关却和操作系统研发有关的人才,这让他怀疑谷歌要发布开源操作系统。但谷歌并没有这样做,却用了3年时间陆续发布了一整套能够取代操作系统应用的网络工具--和MSN相同功能的Gtalk、和Office功能相似的 Google Apps??它们无一例外地免费。更值得注意的是,谷歌还不吝于和其它在线运用程序网站分享市场,例如它支持用户将Google Docs上的文档搬到在线办公应用网站ZOHO上。

  这意味着,在谷歌推广在线应用程序的一开始,它便团结了一大批在线应用程序网站。虽然Google Apps尚且不能对微软现有的Office市场份额有所威胁,但它所团结的蚂蚁雄兵却会在未来慢慢蚕食微软帝国。

  而微软的两难困境在于,如果仍守着固有传统的操作系统销售,那就只能坐等蚂蚁雄兵的围攻;如果主动出击开始在线业务,无疑是在蚂蚁兵团中又加入了自己的一只蚂蚁来对自己旧有业务进行啃食--除非,这只蚂蚁能够壮大,足以让微软依赖它就可以放弃卖拷贝的营生。
文章评论

共有 1 条评论

  1. jerry520 于 2008-09-17 16:28:53发表:

    9月17日消息,在谷歌“窃取”微软代码的这场风波里,备受争议的代码来自于Windows的模板库(WTL),但先别恼火,因为自2004年起,这些代码就是开源的了.斯科特•汉森(Scott Hanselm)在他的精彩博客中详细介绍了谷歌最新推出的浏览器Chrome是如何使用这段代码的,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代码重用的事情随处可见.

    对开源而言,最关键的是代码本身.好代码能被找到并加以利用,对每个人都大有裨益.实际上,无论谷歌还是微软,都已经从Chrome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谷歌凭借Chrome在浏览器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微软则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有了新的浏览器,这种局面下代码的开源起了关键性作用.

    Chrome为互联网引入了很多新的理念,比如将页面拆分成任务,把地址栏作为应用程序等等.正因为Chrome是开源的,微软才会用这些想法来改进他们的产品----IE浏览器.

    这也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就在所有权公司与对手争的你死我活之际,开源用最基础的方式改变了游戏规则.开源能使我们从竞争对手的创新中获利.它把产品和理念传给市场上的每个人,然后大家可以从中获益.比如说,SaaS(软件即服务)厂商将如何从谷歌Chrome浏览器中获益?他们可以向Web程序开发者提供一个干净的客户端窗体以便他们将自己的代码填进去.

    曾几何时,软件供应商和广告中间商对嵌入在网页上的用户程序稳定性非常头疼,比如 Flash这种看似稳定实际并不怎样的技术,很容易使浏览器发生错误异常而退出.而一旦浏览器开源,我们就能定位问题所在了.所以,谷歌所谓的“代码窃取 ”事件并非坏事,它能促使软件代理商和开发者们做得更好.他们再也不能回避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或者将问题推卸到恶意程序身上.

    当还有人在嘲讽这种所谓的“偷窃”行为时,无论是谷歌还是微软,都是这件事情背后真正赢家,而赢家之中,也包括开源社区和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