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日扯谭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上初一时,那时1996年。当时,对计算机一窍不通,本人就读的是一个镇级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家对计算机的热衷也不怎么样。而且当时学习的是让人敬而远之的五笔输入法。拆字,记字根,让大家的兴趣消灭了一半。每周只有一节课,通常是两个人一台机练习。进步可以说是缓慢。但是,可以说,当时的启蒙也是一段很珍贵的回忆。当时就是用DOS系统,DOS下的WPS。当时第一次认识求伯君。听老师说是牛人一个。
第二次接触电脑是在1999年高一时,当时已经用上98系统了。记得上课也是学习字根。很多同学偷偷在玩超级玛利亚游戏。当时流行的语言是QBASIC。班上有个牛人姓周,爸爸是一个高级教师,他很小已经接触电脑,会编程,所以参加全国计算机比赛,拿到一等奖。自己从不羡慕,只是觉得,换了自己有个超级老爸,自己也可以学得更好。自己是农村出来的,从来都是比较务实的学习。
班上部分有钱的人已经装上电脑了,当时比较出名的就是奔腾、赛扬。记得宿舍的人经常买电脑商情报回来看,讨论,个个都像行家一样。记得自己当时问他们什么叫显卡,很多东西跟我说了也是白说。他们不懂按照计算机原理来说,说得也比较零碎。只是自己含含糊糊的记得一些名词术语。
没电脑,但是学电脑很疯狂的,有一个姓梁的同学。当时每周一次上电脑课,他觉得不够,开始逃课,混在其他班里上机。买一本大块头QBASIC,津津有味的看。逃多了后,终于给发现了。整个年级通报点名。呵呵,那时还是高一年代。还有个姓赵同学,老爸在电信,免费的装宽带,那个爽呀。很多城里的都整天聊Q。
自己一心学习,准备考大学,从没想过以后会跟计算机打下什么交道。第一次上网,就是在赵姓的同学家。高中毕业了,暑假才放松的去玩,在他家,帮我申请了一个QQ,一直用到现在。当时还要手机申请的,但免费。也学了一个名词:雅虎。当时雅虎很牛,搜索的资讯很多,自己总是从一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目不暇接的看。对互联网的认识算是进一步了。
上了大学后才发现,以前那点资本比很多人强很多了。更多的人一直都没接触过电脑。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很多年后,还存在这种现象。尤其以农村为主。所以说农村孩子跑出来不容易。
上大学后,学校说要考计算机等级证,也要学CAD绘图什么的,电脑要很普及。自己本来还是准备贷款的,后来还是坚持过来,没贷款。父母给学费,姐姐给生活费。拉拉扯扯的度过四年。好艰难。
那时第一个学期回来。父母对学习从来都是最支持的。所以想方设法的想买电脑。新的要3000-4000,当时是赛扬四,奔腾四是主流。没钱,所以不可能。后来一个堂姐说认识人在中山开二手组装。就在年初五跑去,用1000块,买了一台。当时的配置是奔腾2,233,64M内存,4.3G硬盘,独立显卡8M显存的,声卡坏了只能加外置声卡。14寸CRT显示器。
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当时由于配置低,根本不可能玩大游戏。所以这正是让我沉迷软件的最好出发点。一直都不喜欢玩游戏。
当时宽带也开始普及了,80块包月不限时。于是宿舍几个就合拉一条。第一次上网,连上QQ都不知道怎么上,还是某人跑去计算机系问老乡,说要下载一个QQ程序,才能上。
就这样,终于成为网民了。由于机子配置低,当时就听说有优化软件。除了当时的优化大师外,没什么了,就自己学习修改注册表。精简桌面等,入门比其他人深。其他同学机子配置高,而且都是新的在保。不可能轻易拆。我的就死马当活马医。就是这点上,我学习的软硬件比他们多得多。感谢第一台的破电脑。
当时用这电脑学习OFFICE软件,进步很快。在学生会里,经常有总结,计划要写的。自己写字不好看,而且时间忙,不可能是一气呵成的写。电脑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写好框架,慢慢润色,修改。
宿舍四个人合股也买了一台打印机,整栋楼只有一台。那个时候,一个月就赚回400块的成本了。当时打印是5毛一张。后来竞争多,4毛,2毛,1毛,我们干脆不干了,自己留着方便班级同学打印就是。但是干的一年时间里,由于很多人打印,每天连睡觉的时间都有人排队。说是宿舍有4台电脑,但是主要是我负责为主。我的排版技术突飞猛进。一下子就学会了快捷键,看得人眼花缭乱。拍得好看,美观。在当时还算高手。这点影响了我以后的学习,一直以快捷键为主。
03年初接触LINUX,动力是我的机子慢,P2 233的,64M,4.3G硬盘,想优化一下,搜索中无意就看到说Linux对系统硬件支持很低,当时连98都不会装,根本不知道LINUX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的概念。到学校门口地摊上找LINUX系统,还是隔了几天后,小贩才拿到一套,三张的Redhat 9.0 。
顺便说一句,我是学机电的,计算机全部考自学,大学老师说的计算机基础课,我才刚考及格,但是后面自学的成为班里计算机水平算比较高的一个了。相信很多人都是类似的经历。
第一次装Redhat 9.0,终于把硬盘格式化了。整个硬盘资料都没了。当时那个心痛呀,不亚于痛失亲人。前面说的在学生会写的总结。很多是自己一字一句打的。当时那个简直是自己的智慧结晶。记得有几次的总结,我从内容,逻辑,排版,封面设计,几乎都达到了顶峰。不亚于一份商业计划书。深深影响了后面的学生会工作。随着电脑普及以及打印机的普及,以后都以打印纸质为主,还有要电脑存档文字。总结几乎都参照我的模板。曾在班长例会上拿出来当模板。
痛归痛。电脑都用不了了。几天内,我没动过电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可以进去LINUX系统,除了几个游戏可以逗我开心外,可以上网,绑捆了OPENOFFICE。但是安装不了WINDOWS下的程序呀。当时没区分为什么LINUX与windows有区别。知识有限,没人知道,都靠看书跟上网查。图书馆的那堆LINUX的书是我看得最多了。四年中,还是我看得多。平时几乎没人走到那一地方的。呵呵。言归正传。当时大家还用DOS下的FORMAT的,不懂用,后来就学会了98盘里的工具,魔术分区,终于把硬盘重新格式化回FAT32格式。也装上了98,但是没显卡驱动。声卡可以识别。其他软件都没有。
于是,又开始学习计算机入门了。从下载winrar,qq,OFFICE等。显卡没驱动,谁也搞不好。后来还是某位大四师兄来打印毕业论文,帮我下载显卡驱动装好的。感谢他。试想,如果是新装的机子,有驱动盘,还少了个学习网上下驱动的学习机会呢。
就这样莽撞的学会了计算机。后面的进步很快了。
LINUX也放一边,暂时给WINDOWS下的丰富程序跟内容吸引了。也是对它有点阴影。
共创2005是我安装成功的第一个LINUX,说成功是因为格式化问题以前没处理好。以前装过红帽子,因为不懂分区,把整个硬盘都格式化了,心痛自己的很多文字资料,都是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正是共创的硬盘安装功能引导我的成功体验的。当时刻盘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无意中点击了它的SETUP文件,重启后就出现了我人生中主要的一次LINUX安装体验了。以后装其他版本就驾轻就熟了。
其中装过SUSE,9.0开始,它的界面是好看,也好用,就是安装盘多,装得久。红旗4到5、6都装过。7的就没兴趣装了。几乎所有的装过,也不会出问题了。
出问题的,已经学会了用系统维护光盘了。学会了分区表修复。GHOST等知识。这些现在还很多人不懂的。
后来很多同学也学会这些技能了。我就懒得理帮人修了。除非是棘手的难题。
跟LINUX相关的主要问题是引导区问题,格式问题,解决这两个几乎都好办。
共创是我试过安装最快的一个版本, 不用10分钟,我的机子是AMD闪龙2200+,512内存的,04年产品。旧机子用了一年后,还是淘汰,重新组装一台了。DIY的学习也是现在的人买品牌机不能比拟的。红旗的也比它慢一点,其他几张光盘的LINUX,或者DVD的更不用说。当时像个疯狂的体验者一样。下了基本上网上能下的所有LINUX系统。SUSE的5张盘,几个版本,FC的几个版本,BSD的几个版本,DEBIAN等,红旗,共创,……BSD的一直都装不成功界面的,后来就放弃了。它高贵的风格一直都吸引着我。
共创只需要一张光盘,就可以正常使用,另外一张是工具盘,安装也很简单,按照里面的说明,执行一下就可以了。也是我尝试命令成功的体验。当时共创集成了QQ,可以直接上,后来腾讯改协议了,就不能用,但是可以用LUMAQQ,它集成的OFFICE也比较好用,基本跟WIN下差不多,可能我用的程度不深,起码没出现兼容问题。美化比较好,对于WIN下转向LINUX下的,最好的选择,红旗也可以,但是共创的太接近XP了,傻瓜都会用,整机运行很快,比较流畅,显卡支持也好,
看电影很方便,RMVB的支持很好,有个小问题是,电影看久了,会出现假死的现象,屏幕关不了,它的FIREFOX优化得像IE,支持网页很好,当时没试过网银,可能不行。
它对NTFS的支持读写,对于入门的人来说非常好。输入法也很好,基本设置好,我打智能ABC的,跟WIN没啥区别。曾经帮宿舍一个兄弟,很菜的那种,安装一个。因为我说LINUX下没病毒,他也用得很开心,后来因为QQ不能用,所以就转回了WIN。
至今,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一看到LINUX界面像WIN就有点反感,有点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感觉,老是推崇LINUX下的界面,可以说,你们都是大牛,部分是自以为是的老鸟。得罪了!
我曾做老师,接触的人从小学生到四五十岁的人都有,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了解他们的需求。这部分普通老百姓就是代表中国很大部分的网民,他们用电脑最基本的是,小孩子,年轻人玩游戏,QQ,上班一族,办公,上网,其他的都是个别的需求,如炒股。我承认,LINUX下的软件很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也很多功能类似的软件可以支持,如下载,如聊天。
假如,LINUX要推广,我觉得共创走的这条路也是可行的,至少,让很多人少走很多弯路,界面其实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很多XP的用户就是喜欢改主题,变成MAC苹果机的样子,你又能说明啥,VISTA出来了,很多喜欢XP的用户,还不是要适应它。LINUX只是一个内核,跟图形界面是分开的,WINDOWS是图形跟内核一起的。LINUX下的图形还需要很大的进步。
LINUX要普及,是一个底层问题,主要是应用软件安装不够简单,库依赖性问题,不同的LINUX之间兼容问题,这个是发展趋势,相信会慢慢改善,只是速度慢得有点让LINUX爱好者抓狂,有时候感觉,国内的LINUXER有点走向极端,喜欢LINUX的就拼命排斥WINDOWS,也不想想,谁把你引进计算机的门的,单凭界面来武断的判断一个产品好坏,对这个产品也不公平,
如果有一天,版权问题涉及到学校了,学校交不起钱的,或者不想交钱的,我会第一个推荐他们共创,这个不是一时冲动,以前有过类似的想法了。就是因为它的简单,简单就是朴素。第二个是红旗,红旗也不错,上手也快,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必要几张光盘的系统,简单生活,简单享受科技,才是根本,科技以人为本,为什么不搞人性化一点呢。
自己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UBUNTU,这个版本一直都没试过,直到一年前才下了一个7.04版本装,体验一下,感觉太好了。主要是安装软件方面。所以现在还是用它。
后来要等到8.04的出来要体验。那个心情可像等一个小孩初生。
不知不觉,8.10又要出来了。
wjj292326275 于 2009-04-22 18:47:50发表:
刚开始学确实有点枯燥,但是适应适应就好了。
小后 于 2009-04-15 17:24:17发表:
我很想学,现在开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