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新华字典
炙的拼音,炙的笔顺,炙的意思


炙
拼音:zhì / zhi
注音:ㄓˋ
部首:火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 QOU
仓颉:BF
郑码:RSUO
电码:3511
UNICODE:7099
四角:27809
区位码:5443
笔顺号:35444334
笔顺图








炙的解释精修版
- ◎炙 zhì 〈动〉 (1)(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同本义 [broil;roast]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3)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鱼(烧鱼) (4)烧灼人体 [burn body] 翼侯炙。——《韩非子·难言》 炙胡巫上林中。——《汉书·戾太子传》。注:“烧也。”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 (5)又如:炙面(烧灼面孔);炙灼(烧灼) (6)曝晒 [expose to the sun]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与山巨源绝交书》 (7)又如:炙灼(曝晒);炙浪(烤人的热浪);炙阳(让太阳曝晒) (8)受熏陶 [be nurtured] 久仰芳名,无由亲炙。——《红楼梦》 (9)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 炙甘草八分。——《红楼梦》
- 炙 zhì ㄓˋ 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3、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 烧烤、烧灼。 【组词】:「炙手可热」。《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 受薰染、陶冶。《孟子.尽心下》:「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 烤熟的肉食。《史记.卷八六.刺客传.专诸传》:「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 烧烤、烧灼。 【组词】:炙肉、炙热
- 受薰陶、感染。 【组词】:亲炙、薰炙
- 烧烤。 【组词】:「炙肉」、「薰炙」、「炙热」。
- 烤熟的肉。 【组词】:「脍炙人口」。
炙基本解释
炙
zhì ㄓˋ
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3、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炙的象形字



炙的英语解释
动(烤)roast;broil;toast;名[书](烤熟的肉)roastmeat;
炙字歌
骄阳真炙热
灾害已避过
消灭一主谋
谁是其同伙
炙的词语
- 日炙风筛 :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哎哟儿也,知他那里日炙风筛,博功名苦尽甘来。”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
- 炙冰使燥 :
比喻白费气力。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小人之赴也……欲望肃雍济济,后生有式,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 炙灼 :
烧灼;烘烤。《文献通考·户口二》:“ 光武 建武 十一年八月癸亥詔曰:‘敢炙灼奴婢,论如律。’” 萧军 《八月的乡村》四:“太阳在天空炙灼人...
- 薰炙 :
- 貊炙 :
烤猪。《释名·释饮食》:“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为也。” 王先谦 疏证补:“即今之烧猪。”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羌煮...
- 燎炙 :
1. 一种烹饪法。将肉类等食品放在火上烧烤。《淮南子·齐俗训》:“煎熬燎炙,齐味万方。”2. 烘烤。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民...
- 烧地眠,炙地卧 :
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无眷属。家中穷窘,朝趁暮食。烧地眠,炙地卧。”《初刻拍案惊奇...
- 炙手 :
1. 烫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鲁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2...
- 炙发 :
见“ 灸髮 ”。
- 炙勃焦 :
古代占卜法之一种。《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每出兵则先卜。卜有四:一、以艾灼羊脾骨以求兆,名‘炙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