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新华字典
蛰的拼音,蛰的笔顺,蛰的意思


蛰
拼音:zhé / zhe
注音:ㄓㄜˊ
部首:虫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 RVYJ
仓颉:QILMI
郑码:DQSI
电码:5832
UNICODE:86F0
四角:55136
区位码:5361
笔顺号:121354251214
笔顺图












蛰的解释精修版
- ◎蛰 蟄 zhé 〈动〉 (1)(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同本义 [hibernate]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3)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4)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5)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6)喻潜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蛰(蟄) zhé ㄓㄜˊ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蛰。惊蛰。蛰伏。蛰虫。蛰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蛰藏(cáng)。
-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
- 隐藏潜伏。民国.孙文〈黄花冈烈士事略序〉:「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 [一]之语音。
- 动物入冬藏伏在土里,不吃不喝,称为「蛰」。 【组词】: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经.系辞下》)
- 动物入冬藏伏在土里,不吃不喝,称为「蛰」。 【组词】:「蛰伏」、「出蛰」、「惊蛰」。
- 隐藏潜伏。 【组词】:「蛰居」。
蛰基本解释
蛰(蟄)
zhé ㄓㄜˊ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蛰。惊蛰。蛰伏。蛰虫。蛰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蛰藏(cáng)。
蛰的象形字

蛰的英语解释
动(蛰伏)hibernate;
蛰的词语
- 蛰萤 :
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王琦 汇解:“蛰萤,萤遇冷气,光不甚明。”
- 诸蛰 :
各种冬眠于土中的虫。《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诸蛰则死,民必疾疫。” 汉 张衡 《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
- 蛰陷 :
塌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报称沿 河 碎石坦坡一段被水冲刷,土岸蛰陷,禀请兴修。”
- 夏蛰 :
- 闭蛰 :
虫类藏伏冬眠。《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 杨伯峻 注:“闭蛰谓昆虫蛰伏,於时当建亥之月,夏正之孟...
- 施蛰存 :
(1905- )作家,学者。浙江杭州人。震旦大学肄业。曾主编《现代》杂志。1937年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早年所作小...
- 土蛰 :
地下冬眠的动物。《国语·鲁语上》:“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 韦昭 注:“土蛰发,谓孟春建寅之月,蛰始震也。”
- 久蛰思启 :
蛰:原指虫冬眠,引申为长时间的休息。指经过长时间的休息又想出来活动。
- 蛰剑 :
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典出《晋书·张华传》:“初, 吴 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及 吴 平之后,紫气愈明。 华 闻 豫章 人 雷焕 妙达纬...
- 蛰伏待机 :
带蛰字的成语
第1个字是蛰的成语:
第2个字是蛰的成语:龙蛰蠖屈
第3个字是蛰的成语:
第4个字是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