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nload是个很好用的一个工具,功能也很强.只是相对单一,只能查看总的流量,不能像iptraf那样,可针对IP,协议等,可以实时地监控网卡的流量,分Incoming,Outgoing两部分,也就是流入与流出的流量,同时统计当前,平均,最小,最大,总流量的值,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大家看一下安装过程和显示效果。
	
	nload安装过程:
# wget http://www.roland-riegel.de/nload/nload-0.7.2.tar.gz
# tar zxvf nload-0.7.2.tar.gz
# cd nload-0.7.2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load
# make
# make install
	
	使用的时候,直接在shell下输入nload
	默认第一行是网卡的名称及IP信息,使用键盘上的左右键可以切换网卡。
	默认上边Incoming是进入网卡的流量;
	默认下边Outgoing是网卡出去的流量;
	默认右边(Curr当前流量)、(Avg平均流量)、(Min最小流量)、(Max最大流量)、(Ttl流量统计);
	默认情况,统计数据的左边会使用显示流量图,用#号拼出来的,根据实时流量变化显示。
	遇到的问题:在网卡流量特别大即超过网卡本身传输速率的时候,右边的几个值会不固定的变为负数。我感觉原因好像是网卡超负荷所以计算出错了!不是很确定,不知有没有高手明白这个问题!
	还有很多参数可以使用,帮助里面的例子:nload -t 200 -i 1024 -o 128 -U M
	
	查看参数帮助命令:
	nload –help
	-a:这个好像是全部数据的刷新时间周期,单位是秒,默认是300.
	-i:进入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 kBit/s.
	-m:不显示流量图,只显示统计数据。
	-o:出去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 kBit/s.
	-t:显示数据的刷新时间间隔,单位是毫秒,默认500。
	-u:设置右边Curr、Avg、Min、Max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
	h|b|k|m|gh: auto, b: Bit/s, k: kBit/s, m: MBit/s etc.
	H|B|K|M|GH: auto, B: Byte/s, K: kByte/s, M: MByte/s etc.
	-U:设置右边Ttl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与-u相同)!
	Devices:自定义监控的网卡,默认是全部监控的,使用左右键切换。
	如只监控eth0命令: nload et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