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牙獐的意思
牙獐
词语牙獐
拼音yá zhāng
牙獐基本意思
牙獐意思精修版
- 见“ 牙麞 ”。
拆词解释
牙:◎牙 yá 〈名〉 (1)(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tooth]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獐:◎獐 麞 zhāng 〈名〉 (1)野兽名 [river deer]。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吾今日围猎,欲射“马”,误中一“獐”。——《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牙獐相关词语
- 牙龈
◎ 牙龈 yáyín[gum] 又名齿龈,指牙床周围组织,分上龈、下龈
- 牙戏
讥诮。 明 朱有燉 《曲江池》第三折:“更被你薄嬷禁持,撅丁牙戏。”
- 牙槌
见“ 牙推 ”。
- 牙槎
亦作“ 牙楂 ”。1.丫叉。树木分枝处。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女奴弹琵琶》诗:“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牙楂枯木腹。”2. 瘦削貌。
- 香獐子
麝的通称。
- 麇獐
亦作“麕獐”。即獐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獐》:“獐,有牙而不噬,一名麕獐,见人惧,谓之章慴。”参见“ 獐子 ”。
- 狂獐
犹猖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
- 弄獐弄智
装模作样。《西游记》第七四回:“那小钻风见他坐在高处,弄獐弄智,呼呼喝喝的,没奈何,只得实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