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红联
红联汉语词典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词语ciyu

知止不殆的意思

知止不殆

词语知止不殆

相关汉字 zhi zhi bu dai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知止不殆基本意思

知止不殆意思精修版

  • 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 广 谓 受 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宋 苏轼 《黄州安国寺记》:“﹝ 继连 ﹞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 连 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 知足不殆 ”。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太傅 疎广 谓少傅 受 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   知止不殆的意思是说知道适可即止,则不致陷于危殆。这句话见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参见「知足不辱」)照此处解释,是说在人必须有所做为的时候,也要在应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可以免致「过分」而招致危殆。反之,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其弊病必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就是只见到一面,忽略了另一面。因为老子从「相反相成」的原则立论,反对只有一面的观点和作为。所以无为是有为之始,同样的知止才是保身的诀窍。若只知进而不知止,最后必然落到没有退路的地步,反而前功尽弃。另又见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如止所以不殆。」意思是说社会国家肇建之初,先制定官司职守与名分尊卑,一旦典章文物灿然大备之后,人们应该知所节制,崇俭返朴,如此社会国家才能长久安定,不致陷于危殆之中。这里「知止不殆」的「止」有焦竑与高亨的两种解释。〔老子翼〕的作者焦竑认为「止」就是「镇以无名之朴」的意思,因为「有名」是人们为了立官分治所做的方便设施,然而人类社会一旦「有名」,便从自然浑朴的状态堕入文明矫作的状态。文明进步,智巧高明,使人日益远离自然,丧失本真,陷于罪恶祸乱的渊薮。此刻唯有「知止」,以无名之朴,也就是自然纯朴之道,净化人心,才能使国家社会奠于长治久安之基。这里「无名」就是指自然之道,所谓「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都在说「道」难以名言。人们如果能善守自然之道,反璞归真,则可避免文明进步带来的恶果,如〔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所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镇之以无名之朴」的「镇」就是「止」的意思,为政的王侯如果能够善守自然之道,以清静无为治理天下,虽然人类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之中,渐失自然,私欲滋生,为政者仍可以自然朴质之道节制之,不使物欲横流,人心因而安静平和,天下也就长保太平。  焦竑认为「知止」是指为政者以清静无为之道,节制文明进步,使人类社会常处于和平安乐的素朴状态。〔老子正诂〕的作者高亨则认为根据河上公本〔老子〕,「止」作「之」,「夫亦将知止,如止所以不殆」应作「夫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这里「之」是指道,「知之」就是「知道」的意思。据此高亨认为第三十二章的意思应作如下解:开始替道制名,道一旦有名,王侯就可以循名知道,如果能循名知道,也就不会有灾害危难及身了。高亨的解释虽然也说得通,与三十二章与三十七章的旨趣也相合,但焦竑的解释似乎较高亨更为恰当。--作者:俞懿娴

拆词解释

:

◎知 zhī 〈动〉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

:

◎止 zhǐ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同本义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

: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

◎殆 dài 〈形〉 (1)(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2)同本义[danger] 殆,危也。——《说文》 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书·秦誓》。传:“危...

汉字组词知的组词 止的组词 不的组词 殆的组词

知止不殆同音词

知止不殆相关词语
  • 知常

    了解社会常规;了解自然法则。《逸周书·大聚》:“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民自至……此谓归德。五德既明,民乃知常。”《老子》:“知常曰明。...

  • 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 zhīshifènzi[intellectual]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

  • 知我罪我

    《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 孔子 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用“知我罪我”表示别人对...

  • 知体

    识大体。《新五代史·杂传·李怿》:“﹝ 张文寳 ﹞乃命 懌 为之, 懌 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假令予復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

  • 截止时间

    ◎ 截止时间 jiézhǐ shíjiān[deadline;time-limit] 最后时刻直到最后截止时间才...

  • 坎止

    谓遇险而止。 清 李霨 《舟发浦城》诗:“乘流怪浮生,坎止私愿毕。”参见“ 坎止流行 ”。

  • 磨止

    犹停止。 阿英 《访<平倭碑>》:“时天暗如墨,大雨又落,有不可磨止之象。”

  • 譬止

    劝阻。 明 文徵明 《记中丞俞公孝感》:“家人以公身弱,不习道路,百方譬止,不从,曰:‘吾居此以日为岁,其能安乎?’”

推荐
如果觉得 汉语词典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