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红联
红联成语大全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一诺千金ynqj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解释精修版

  •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格物致知」为〔大学〕八目中的两个,是诚意、正心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先行工夫。〔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说:「物格而后知至,如至而后意诚,……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格物致知是很重要的工夫。然而在〔大学〕文中,对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后来的学者于是对格物致知作出各种不同的说法,据说有百数十种之多,而较重要的,是下面的几种说法。1.朱子及阳明的解释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认为〔大学〕应有对格物致知作出解释,如同对诚意、正心以至治国、平天下都有所说明一般,只是后来亡佚了。于是朱子便依据程颐(伊川)的说法,加上自己的思考所得,作出了〔格致补传〕。朱子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子将格物解为即物以穷其理,格是至,物是事事物物。朱子认为事物皆有其当然之理,与所以然之故,而对于事物之理能够了解,才可以有合理的行为出现。朱子所谓的事物当然之理,即〔大学〕所说的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等的道德之理,而不是经验科学之理。而道德之理也就是天地万物所以能存在之理,朱子名之曰太极之理,或天理。太极之理是一,是绝对普遍的,而表现在存在物及人伦关系中,则有不同的现象,但虽有不同,其实只是一理,此一说法,名曰理一分殊。朱子曾用「月印万川」为譬喻来说明。在各存在物中表现的理之不同,如同月亮在各河川中的不同,虽有不同,只是同一的理的显现。既是如此,朱子认为,人同通过即物穷理的活动,探究事物之理,又可从各事物之理逐步向上推,而达到太极之理。人所以能格物穷理,朱子认为,靠的是人的心知之明。人的心知本来对理有所了解,只是未能充分的明白,如果通过即物穷理,则心知便会因明理而逐步发挥其作用,最后会对事物之理有完全的了解,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而此时的心知,亦发挥到极致的地步,此即「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子这一说法,是由心的认知作用以明理,从而使心合理,产生道德的行为,由于此说很合于常识,又符合教育的程序,因此为许多学者所接受,是有关格物致知的各种说法中,最为人接受的说法。明代的王阳明认为朱子此说是析心与理为二,而且从外面的事物来求明白道德之理,是不合孔、孟的原义的,孟子所说的本心便是理。阳明据孟子之义,认为致知的知是指良知,良知能知是知非,即是本心,亦便是理之所在。致知是将良知充分实现出来,良知呈现,便是理的呈现,故理不能在心外寻求。依阳明,致知是在心上作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工夫。阳明解格物之物,是意之所在或意之所用,如意在事亲,则事亲便是一物,意在读书,读书亦为一物。如此解物,则物不离心,故格物在阳明,便成为端正心意念头的工夫。格是正的意思,使不正者归于正。意念端正,则发出来的行为也就会合理。(阳明对〔大学〕的解释,见〔传习录〕、〔大学问〕及〔大学古本序〕等。)阳明这样解释,则格物致知便是将本有的道德心和良知实现出来,而端正意念的工夫。与朱子的通过心知的作用以明理的工夫比较起来,阳明较切于道德实践,若依朱子,则通过格物穷理后,并不保证便可以诚意,因知理是认知的作用,而是否依理而行是意志的作用,二者未必能紧密关联起来。阳明的说法,则是直接在意念上作去妄存诚的工夫,比较能敞开实践的源头。2.其他诸家的说法东汉的郑玄在其〔礼记注〕中,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是说善或恶的事物之来,是由于人的知所招致。如果人常常思善,便会招徕善事,若常常思恶,便会招徕恶事。此说很平实。但如此解,成为格物在致知,即格物是致知之结果,与〔大学〕原文「致知在格物」之语义不合。唐朝的李翱(字习之,与韩愈同时)在其〔复性书〕中,对格物致知作出以下的解释:「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知之至也。」李翱将格物解为物来,致如为内心昭明,对物能明辨而不受影响。即在事物来时,人能保持内心昭明,不受外物所摇动,这便是知之致。北宋的司马光有〔致知在格物论〕,他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不同意郑玄以格物为来物之解释,而认为格物是扞格外物之意。他认为人的所以为恶,是因为受到外物(富贵、贫贱、饥渴、名位等)的牵引,故若扞格物欲,人便可真正为善。明代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号心斋)对格物致知,有不同于其师的说法。王艮以为格物之物是物有本末之物。而身与家、国、天下是一物,身是此一物之本。格物是格知身为本,而家国天下为末,如行有不得,便须反求诸己,反己便是格物工夫。而知是知本之知,即知身为家国天下之本,如此即是知之至。故如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须从自身做起。王艮因此特别强调「安身」之论,他说:「止至善者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也,大人之学也。」(〔王心斋先生全集·语录下〕)王艮此说的优点,在于格物的物和致知的知,都可以在〔大学〕原文中找到诠释,不必像朱子、阳明般另作补传。将物解作物有本末之物,如解作知本末始终、知止之知,主张这一解释的,除了上述的王艮外,南宋的董槐、车若水、王柏等,也提出相近的说法。(参考岑溢成〔大学义理疏解〕)而当代的唐君毅亦主此说,认为此一解释,可能便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原义。(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原格物致知〕)试观从朱子以后各家的解释,把格物衍申到道德方面的成分过多,可能失去原来格物的本意。如只就格物本意解,即是了解物理,应重在对实有物的认识。古人自〔易经〕至〔诗经〕,都是先就自然事物的认识,再推衍出人文的道理,以至形上的道理,然而认识事物是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从〔诗〕中对动植物的描述,可知古人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从坐思冥想而得的。孔子也唤醒学者要读〔诗〕,并说「多识鸟兽草之名」,可见也重视经验知识。如果后儒能从这一点着想,可能更接近〔大学〕格物致知的本意,也不致使中国的科学研究中断。现代人读古书,最好能深究其意义,勿轻作武断或偏重一面的解释。--作者:杨祖汉
  •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造句】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的求知观。
  •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 修订本参考资料: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亦作格致。

格物致知基本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拆字解释

  • :

    ◎格 gé 〈名〉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long branch] 格,木长貌。——《说文》。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夭娇枝格,偃蹇杪颠。——司马相...

  • :

    ◎物 wù 〈名〉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object]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

  • :

    ◎致 zhì 〈动〉 (1)同本义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

  • :

    ◎知 zhī 〈动〉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成语繁体:

成语简拼:GWZZ

成语注音:ㄍㄜˊ ㄨˋ ㄓㄧˋ ㄓㄧ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成语结构:连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致知格物

成语例子: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推荐
如果觉得 成语大全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